|
莆田高速交警支隊一大隊偵破一起交通肇事駛離現場案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21日訊 日前,沈海高速(上行)莆田路段2179公里600米施工區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路面施工人員被過往車輛撞倒死亡,肇事車輛駛離現場。在線索匱乏、偵查方向不明、時間緊迫等不利因素疊加下,莆田高速交警支隊一大隊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案發當日從車流中鎖定了嫌疑車輛,經過10天連續奮戰最終成功破案。 肇事車輛竟揚長而去 一道車影,一晃而過,不曾停留地帶走一條生命。2020年1月4日8時02分,莆田高速交警支隊一大隊二中隊中隊長柯建榮接到指揮中心派警:在沈海高速某路面提升改造工程施工區內一名施工人員被過往車輛撞倒受傷,肇事車輛駛離現場。接警后,柯建榮立即帶隊火速趕到案發地點,發現被撞施工人員已無生命體征,便立即將案件情況逐級上報。 柯建榮帶隊經初步勘查,發現現場除被撞施工人員佩戴的黃色頭盔(安全帽)上遺留部分凹陷痕跡外,未發現其他任何痕跡,也沒有發現任何散落物,更無目擊證人和公共視頻,案件線索一度處于中斷狀態。 車海川流中,肇事車輛揚長而去,一個被撞擊的頭盔成為破案唯一線索,無疑給破案增加難度。動態的車流,缺失的線索,緊迫的時間,令民警難以鎖定肇事車輛。重重困難下,該如何還死者一個公道?
合成作戰鎖定嫌疑車 鑒于案情重大、偵查難度較高,一大隊隨即啟動逃逸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組織除值班民警外警力分別成立事故善后處置組、事故偵查研判組、事故車輛追逃組、事故案情調查組同時開展工作。事故偵查研判組民警多次對整個事發時間段、路段車輛進行綜合梳理摸排,反復研判、排比、碰撞、篩選大量的卡口公共視頻資料。 經過對100多輛大貨車的對比分析后,民警很快就初步鎖定5輛重型半掛牽引車存在肇事嫌疑。事故車輛追逃組立即通過電話聯系相關車輛就近停車,立即兵分兩路分別趕往車輛所在地,對嫌疑車輛逐一勘查,案件偵破終于有了進展。 案發當日15時許,事故車輛追逃組經過排查比對,發現兩輛皖K號牌重型半掛牽引車車上載運物超寬,載運物的右側九根柱形結構邊緣厚度、形狀、距地高度與死者佩戴的安全帽上被撞擊部位留下的痕跡形態、尺寸相吻合,存在重大嫌疑,隨即將車輛及車上人員從漳州龍海市押回莆田市,并連夜對肇事車輛進行勘查。 物證鑒定終查明真相 圍繞碰撞部位痕跡特征比對,一大隊邀請莆田市公安局刑偵五大隊痕跡勘驗專家對兩輛嫌疑車進行勘驗,經反復勘驗,終于發現其中一輛皖K號牌車上運載的超寬貨物右側最后一根柱形結構存在細微的刮擦痕跡,民警立即對痕跡部位的遺留物質進行提取封存。 隨即,民警對該嫌疑車輛的駕駛人姜某依法詢問。經調查發現姜某存在駕駛與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不相符的汽車的違法情形,但對交通肇事并不知情。僅憑一處碰撞痕跡和一份詢問筆錄,既不能使真相水落石出,更不能將交通肇事者繩之于法。專案組民警經過一晝夜的奮戰,案件并無突破性進展。
案情謎團重重,民警心急如焚。為還原現場、查明真相、坐實證據,一大隊依法聘請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對該輛皖K號牌重型半掛牽引車車上載運物疑似碰撞部位的提取物與死者所佩戴安全帽凹陷部位的附著物進行物質的同一性鑒定,鑒定結果顯示,該輛皖K號牌重型半掛牽引車確為肇事車輛。案件終于真相大白。 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本報記者 陳琦 通訊員 鄭智武)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