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遂濤,筆名西流。警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小說集《陌生人來到馬巷》《紫杉棺木》,書話集《聽雨夜讀》《讀書滋味長》。現供職于廈門市公安局。 《讀書滋味長》是張遂濤出版的第二本書話集,收錄了作者關于讀書、購書、品書的文章五十余篇。該書近日正式由團結出版社出版。 本報刊登的為作者自序。 我經常不無遺憾地想,假如我的記憶力足夠好————不說過目不忘————憑我讀過的那些書,我也足可稱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了。可惜,我是那種讀了后面忘了前面的人。瀏覽書架,經常看著一個個熟悉的書名就是想不起里面寫的是啥。打開來看,跟看新書沒有區別————這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再買新書了————可是,我又是那種嗜書如命,占有欲還極其強烈的人,這讓我陸陸續續又往家里搬回不少新書。以至于每次看著琳瑯滿目的書架我都暗自發愁,這些書,我到什么時間才能讀完呀! 如果說,讀書的功用主要在于增長知識的話,按我上面對自己的描述,我就沒有必要讀書了。可是,我仍然每天手不釋卷,讀得津津有味。因為樂觀地想,即便我的腦袋是個漏斗,澆灌得多了,總也會存留一些吧。再說,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樂趣。關于讀書之樂,這方面的文章多了去了。不過其作者大多如《嗜書癮君子》的作者湯姆·拉伯,屬于“書癡”級別,所以也不能太相信他們的夫子之道。因為在他們眼里,讀書的樂子才是第一,功利性地讀書倒是可恥的呢。 客觀地說,讀書既有實際的功用,也有審美上的功能,不可也無需厚此薄彼。我曾寫一小文,表達過這個意思,文字的產生本就是功利性的,所謂“結繩記事”是也。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字除了記事的實際功用外,也增加了審美的功能,要不就無所謂文學了。文學滿足的正是人們情感和審美上的需求。 現在是電子時代,機器人早已誕生,雖尚未取代人類,但是在科幻電影中,不乏人被機器奴役的擔憂。機器在某些方面確實優于人類,但我總覺得無法替代人類。人之所以異于,或者說優于機器人,正在于他有情感。有情感會讓人犯錯,但也讓人活得有滋有味。 關于讀書的功用,我覺得還是英國大哲培根總結得好,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他把怡情放在了第一位,看重的正是讀書的娛樂功能。傅彩講的主要是修辭,也許在他看來,讀書多了,就能口若懸河,舌燦蓮花。可惜,讀書多而口訥的人也不少見。但是不能不承認,這類人往往情感豐富,知識淵博,談到他喜歡的話題,也能談得頭頭是道。關于長才,培根偏重的是處理實際事物的能力。在我看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增長知識,二是增加智慧。增長知識是量的變化。多讀書,自然知識面廣,知識豐富。在今天雖然網絡方便,什么都可以搜索得到,但搜來的知識總是與大腦里儲存的知識不同,這就跟圖書館里的書雖多,卻到底與自己家書架上的書不一樣一個道理。只有經過閱讀消化儲存過的知識,才是自己的,才會成為你思考和創造的基礎。增加智慧是質的變化,智慧是知識漏掉后留下的那部分東西。它來源于知識,卻比知識更重要。我記憶力不好,難道跟我留存的都是智慧有關?一笑。 曾想刻一印章,印文是“疑是一書癡”。說“疑”,說明不是,但是確實又癡迷,只好徘徊于是與不是的邊緣。還曾想找人寫兩個條幅,一個寫:“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一個寫:“字里乾坤大,書中歲月長。”這都是我喜歡的關于讀書的句子。這說明我不才,雖然意識上清醒,到底還是落到趣味主義的窠臼里了。 收在本書中的這幾十篇文章都是近幾年趣味閱讀的后果。或尚顯淺陋,但絕對真誠。 是為序。 (張遂濤 作者單位:廈門市公安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