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遺書,來自一位朋友。 25歲,一個年富力強結交新歡少有在意死亡的年紀,而她卻在病床上趕著送死和告別,因為病情可能惡化,手術可能失誤,生命還有無數可能呈現不可控的變故。 她的手術成功后,她給過我一張紙————居中的“遺書”二字很顯目,抬頭是我的名字。 我問:“你就不怕我可能看不到收不到嗎?” “看不到就算了。” “那十幾年交情,就兩句話?”我用指尖掃過墨跡,數了數,11個字。我低著頭,感到字在變模糊。 “其實原本沒有打算寫給你。” “太少了,重寫吧。” “不寫了,我能親口說。” “還能親耳聽見,我也很感激。” 成長對我們倆來說,是走在不斷告別的路上。讀書分班、大學分校、工作分城市,相遇與離別的相互關照已經讓離散成為一種常態。我們不得不練習用內心的守望來將陪伴替代,縱有偶聚,也還是要回到各自的忙碌中去,慢慢適應在心上在遠方不在身旁的秩序,能做的只有更加珍惜每一次奔赴,更加用心地做好每一次投入。11個字,無非祝福云云,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她說過很多次,我敷衍過,也認真過。過程本身就是結局,十幾年來已經一直在給時間以時間,就連打亂告別節奏的這場疾病,也是以過程的形式發生。與病痛交戰的這一年,我們都更加有意地去交代一些事,去接受遲早缺席對方人生的事實,去提前稀釋巨大的悲傷,去盡量減少難以幸免的遺憾,去緩沖苦澀不至于承受不住,至少還能夠繼續沒有那個人的生活。有的人出現在你生命里,留下明媚的底色,往后你必定會帶著她的勇氣一起堅持,或許這才是我們留給彼此最后的記憶。 有些意外的來去非我們所能控制,逆時針的鐘會讓你聽見我說過的再見,但更感激我們還有機會一起走得更遠。 (楊芷媛 作者單位:明溪縣人民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