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未踏足鄉土的你一定牢牢記得,和風一拂,細雨一臨,春天就像美美含著的那粒薄荷糖,讓冬日里困頓的頭腦猛地清醒,從舌尖一路噼哩啪啦激爽到心尖。耳聽得屋檐外桃花撲哧一聲輕笑,頓時心癢難耐,忙不迭地出門,上山,下田,找尋那一縷魂牽夢繞的春味。 菌子是滿山瘋跑的野小子,灌木邊,樹根旁,松針下,春雨過后,天一放晴,哪哪都有它叢叢簇簇的倩影。頂著圓嘟嘟的草帽,有壯實肥厚的,有艷麗妖嬈的,也有孱弱嬌小的,行行排排的收獲,寫滿了整座山崖。 采菌子和交友的道理是一樣的,瞧著憨厚老實、黑褐不起眼的為佳,而那些斑斕五彩的別去招惹。提上竹籃,拄一拐杖,邀上三五同伴,即可上山??丈叫掠旰?,草木青蔥,土膏微潤,杜鵑桃李開得分外絢爛,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馨香,剛返綠的苔蘚常調皮地在你腳底一滑,邊走邊賞,賺得眼飽心喜。 山里最常見的菌子叫“牛屎菌”、“赤米菌”,名雖不雅,卻極形象地狀其形色。老輩人講,山里是有“菌子圈”的,真找著了,頭天剛采完,第二天又長滿了,仿佛進了山神豐實的口袋,可是不小的進項。傳說歸傳說,沒摸著頭路的人往往在山里轉悠半天,不見“伊人”一絲蹤影,直累得氣喘吁吁。泄氣地想坐下休息,眼角一,一圈菌子在朽木下明眸善睞。一聲驚呼,躡手躡腳地走近,伸手輕輕采下,毛茸茸的直撩撥你的心弦,再小心翼翼地放入籃中。菌蓋最是嬌氣,一個不留意就斷折破碎,實在不好看相。開了個好頭,菌子便排著隊來到面前,喜得你心花開!也不知是誰起的頭,任意起興的山歌飛出心窩窩:“郎是山中千年樹,妹是山中百年藤。樹死藤生纏到死,樹生藤死死也纏…………”在松濤云海的推波助瀾下,真真是龍吟鳳噦! 采得菌子回轉家,用甘甜的井水把木屑沙石淘洗干凈,撕碎。早起斫來的夾心肉肥瘦相間,切片,抓上地瓜粉,一起放入滾水中氽,或在油鍋中爆炒起鍋,鮮,香,嫩,滑,味道鮮濃得令人張目結舌。入口即化,幾乎不經喉嚨就直入肚腸,遂大口大口直吃得肚皮滾圓,打著飽嗝回味,宛如回蕩在鄉間田野的清遠童謠! 晨光熹微,穿著碎花短衫的客家妹子兩頰酡紅,提了小半籃帶著露珠的菌子坐在路邊賣,也不吆喝,見人就淺淺地笑,答話聲跟菌子一般清甜。羞澀的陽光還在馬頭墻上打轉,早被爭搶光了,價錢自然不低,誘惑更難抵擋,任是誰,一食難忘,不容錯過。 菌子非得機緣湊巧,春筍卻是一抬腳就能踢到。還沒靠近竹林,尖塔似的竹筍便爭著搶著擠上前來。掄起鋤頭對準根部用力一挖,竹筍應聲而倒,干凈利落,幾支煙的工夫能挖得一堆。剝去層層筍衣,露出膚如凝脂的筍肉,疊滿一擔挑轉家。 心靈手巧的客家婦娘用刀把筍對剖,再切成大塊,鐵鍋中放入清水,架上柴火。腰板肉是標準的“三層精”,肥瘦相間,切成巴掌寬,家里腌菜也洗凈切好,同時下到鍋里,咕嘟咕嘟上一個鐘頭。慢慢地,周遭的空氣發生奇妙的變化,腌菜的酸中混合著肉的香和筍的鮮,聞者無不垂涎三尺。翕動鼻翼揭開鍋蓋,急不可耐抓起一塊,緊吹慢吹放入口中,肉肥而不膩,筍清甜脆嫩,微帶著酸爽,后鍋里蒸著的木甑撈飯帶著原木的清香,胃口便被訇然打開,吃上兩三碗也不飽不油! 望向大片大片蔥綠的原野,在和風吹拂下,成了微微起伏波浪的綠海,細長的葉上閃現著露珠的吻痕。大人孩子彎腰弓背,像覓食的鳥兒一般起起落落,尋找“白頭公”草?!鞍最^公”草,大名鼠曲草,只一寸來高,葉子狹長橢圓,背面是絨絨的銀白,大片大片漫過田野田壟,青翠欲滴。其花小得如綠豆,稻穗一般累疊,是很明艷的只能用在帝后袍服上的黃,真是具體而微的菊花。 “白頭公”草總在第一場春雨落下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伸展出嫩的葉,在風中招展。因此常常被人連根拔去,洗凈,煮出碧綠的水,和在糯米碾的粉里,蒸成客家人愛吃的“白頭公”。客家婦娘都很會蒸這子,一根根長短均勻,擰成麻花樣,青碧喜人,宜甜也宜咸。老時節口糧不足,這取材簡單,好吃又耐饑,便能幫一大家子人度過春荒了。對于客家人來說,“小樓昨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草。”春日里,大街小巷提著推著賣“白頭公”,一口下去,又香又韌,滿是田野芬芳。 山野最是慷慨不過的。一嘟嚕一嘟嚕野草莓,像小紅珊瑚珠攢成的小球,酸中帶甜,色味要比大棚種植的草莓要好得遠。心形桑葉下的桑葚全熟了,串串紫黑色的果子癡癡地在風里招搖,只等你邊摘邊放入嘴里,直吃得滿嘴黑紫還欲罷不能!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紅的白的粉的,沒心沒肺地爛漫,嚼一嚼,酸味悠長。一雙雙白凈的手摘下嫣紅的桃花花瓣,曬干后煮粥,白里綴紅,那驚心動魄的美,裝點了客家妹子桃紅花色的青春! 杏花疏影里,微雨燕雙飛。食飽春味,泡上一杯明前茶,在茶香氳氤中,無與倫比的富足欣然,你嘴角含笑,將又一個繁花似錦的春拓印到生命里,而思鄉的熱望如春風一樣浩蕩活躍,扯著你翻越千山萬水,再一次叩響故鄉的大門! (戴春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