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昌都,還沒從高原反應中緩過神,孤獨和思鄉讓身處雪域高原的我又陷入另一種困境。 第一個周末,有援友+老鄉相邀一起去“過林卡”。剛開始以為是去一個藏語里叫“過林卡”這個地方喝茶聊天什么的。于是抱著給自己那缺氧的身子放松的心態,我拖著一副軟綿綿的身軀,跟隨援友們一同爬上越野車,出了昌都城。 西藏有句諺語:“那曲最高,阿里最遠,昌都最險。”昌都之險,險在路上。出城即爬山,只見車子沿著盤山公路不斷向山上攀爬,從最低點海拔3100米,一直爬到海拔4200多米的一處草地。往山下回首一看,生活的城市顯得如此渺小;往前方抬頭注視,遠方的山比遠方更遠。 到了山頂,才知道原來“過林卡”有點像我們福建的“郊游”。后來,在昌都的同行告訴我,在西藏大部分地區叫“過林卡”,而在昌都則叫“耍壩子”。 “林卡”在藏語中的意思為園林。“過林卡”則是指穿戴鮮艷整潔民族服裝的藏族同胞,帶著青稞酒和酥油茶,或在婆娑的古樹下,或在溪畔的林卡里,或在山野的花叢中,或在綠茵的草地上,一起歌舞娛樂,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意思。 只不過這邊的“過林卡”比我們那里的“郊游”顯得更為隨意。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馬爾代夫”。“過林卡”亦是如此,只要是有草地、有樹蔭、有水流的地方,都是藏族同胞“過林卡”的首選。 這次在海拔4200多米的山上“過林卡”,站在山頂,環顧四周,群山連綿,藍天四垂,千山萬物都被包攬在眼下,藍天白云都被放置在胸上,會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這種置身于廣博天地間的感受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只見大家貪婪地欣賞著遠方連綿不斷的山景,仔細地俯視著日夜相伴的城市。在這里,遠望可以看到天地相接之美景,近觀可以看到盤山公路之蜿蜒…………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經過千般辛苦看到的風景,其實不再只是風景,它包含的還有付出和收獲的快樂。同樣,有幸來援藏,是一段故事,也是一場修煉,更是一種人生的快樂。 進藏后,雖然高反嚴重,適應過程非常艱難,忍受疼痛及其他身體不適似乎已經成為了援友們的常態,但不管怎樣,經過一周多的適應,大家終于挺過來了。無論生理還是心理,大家都經受住了艱苦環境的考驗,在昌都站穩了腳,并全身心投入到援藏工作中去。 天下沒有遠方,閩藏都是故鄉。在這個離天最近的第二故鄉,體驗著“過林卡”這一獨特的藏族文化,也是給身處高反、缺氧環境下的自己來一次“有氧”的放松。只有身體健康,才能為援藏更好地工作。 (劉志雄)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