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刻在我少時記憶的日子,是因為“雷鋒”這個名字。 上世紀七十年代,第一天跨進學校大門,學堂里的每樣新人新事新物卻無太多驚喜。廟堂改成的教室,漏風的木門,脫泥的土墻,冰涼的石課桌,陳舊如大隊保管室。唯有墻上一幅畫像吸引我張惶的目光。長耳皮帽像張開的翅,帽上紅五星和領口上紅徽章,解放軍是我們那個年代最為敬畏的人物。一張年輕的臉膛,白凈而英俊。老師站在畫像前,一群孩子圍在她身邊。老師說:這個戰士叫雷鋒,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做了許多好事,為群眾買票,雨中送溫暖,幫戰友學習,為災區捐款…………他坐火車、汽車,常常給老人讓坐。 最記得老師說的那句,“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p> 沒見過火車,也很少有機會坐汽車。終于盼到過年時,母親帶我去外婆家。以前都是走路去,可那一次,我卻哭鬧著要母親坐汽車去。班車來了,我瘋了似地往人群前面擠。我掙脫母親的手,鉆過一個大叔的胳膊,把一個包著頭巾的老太婆擠到身后————我要去擠座位! 我擠上車后,眼睛睜圓,尋找空座。天遂我愿,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恰好可容我瘦小身子。我急忙跑過去,雙手把占著,像是怕一件寶貝要被人搶去。然后回過頭,開始另一種尋找:老年人,或者抱孩子的婦女。車門口,倚著一個老太婆,包著花頭巾,被人群擠得歪歪倒倒。我扯著嗓門大聲叫:“婆婆,來,來這兒坐!” 老太婆坐在我讓的座位,她用粗糙的手摸我臉蛋。那手冰冰涼涼,我卻感覺特別暖和,更別提心里的那股得意勁,好像我就是“雷鋒”了。 上初中去了縣城,又見到了好多新同學。老師點名了,叫到名字“樊學鋒”,站起來一個敦實的孩子,干干凈凈的紅領巾,映紅他胖胖的臉。我注目于他,是因為他名字里有個“鋒”字。下課后,我問他:你名字的“鋒”字,是“雷鋒”的“鋒”嗎?他眉頭一揚,頗為自豪:“是啊,我爸爸說,這個名字是要我學雷鋒。”我聽之后,羨慕地望著他,心里直埋怨,我的父母沒文化,沒給我取這么好的名字。 每年盼望三月,盼的不僅是春風,更盼五號那一天,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學雷鋒”活動。那天,春風蕩漾,全校同學排著隊,有的扛掃帚,有的提水桶,有的舉旗子。來到熱鬧的市區中心,廣播里播放著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道路旁插著“學雷鋒活動”的旗幟,我們清掃大街,擦洗欄桿,扶老年人過馬路。那一天,不用關在教室里,不用寫作業,還有來來往往的人們的夸獎與贊許,真像過節一樣快樂。 臨近畢業,學習任務很重,可我的成績老是提不上去。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一番批評,一番鼓勵,最打動我心的,是老師講的雷鋒的“釘子”精神。 雷鋒說:“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這就是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 如夢初醒,猶醍醐灌頂。最后復習迎考階段,我像打了雞血一般,早起背課文,晚睡攻習題。同學約打籃球,不去!叔叔要帶我去小河游泳,不去!我要“擠”,我要“鉆”,我要學雷鋒!接連兩個月的發憤努力,我的成績趕上去了,我通過了升學考試,我獲得了師范校的錄取通知書。 幾十年過去了。三月到,春風吹,吹來我的童年回憶,吹暖了雷鋒情結。 (施崇偉)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