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國媒體浙江行”主題采訪團的記者們來到慈溪市橋頭鎮,實地感受“群治分”的魅力。 慈溪市橋頭鎮部分風貌 “群治分”是慈溪市首創的基層數字治理應用,它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基層社會治理,豐富了群眾參與各類活動的途徑,有效激勵了群眾參與社會共治的熱情。 線上靈活場景 助力“四治融合” “你看我們剛剛在平臺上發起平安巡防活動,30個名額就報滿了?!贝认袠蝾^鎮黨委主要負責人介紹,“現在有了這個平臺我們招募志愿者真的一點都不愁啊?!痹凇叭褐畏帧逼脚_上可以看到,今年以來,橋頭鎮已開展各類志愿活動數十場,有時一天數場,垃圾分類、亂停車勸導、護水巡河等活動吸引了眾多村民。村民李大媽幾乎每一次都報名參加,目前她的積分已達到500多分。“既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莊變得更美,還能用參加活動獲得的積分兌換禮品,挺好?!崩畲髬屨f。 2020年以來,該市橋頭鎮全面深化改革,搭建以個人信用為基礎的鄉村數字自治平臺“橋頭分”。其間,推出“橋頭分”迭代升級版——“橋治分”。“‘橋治分’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通過增強群眾責任意識和參與公共事務的內生動力,努力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百米’,構建起黨建統領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睒蝾^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說。 經過橋頭鎮的試點,去年12月底,慈溪市委政法委結合慈溪市社會治理工作實際,對“橋治分”進行了梳理總結和迭代提升,將其升級為3.0版——群治分,目前已在慈溪完成全市推廣階段性任務。全市群治分激活用戶達46萬人,日均活躍人數已超過1.6萬人,依托群治分開展各類治理活動6700余件。 慈溪“群治分”橋頭鎮數字治理建設成果展廳 新升級的“群治分” 開發了組織發動、宣傳教育、服務惠民、積分激勵、管理評價等五大核心業務板塊,開辟建設了“我有話說”“我要學習”“鄉風文明”等19個基礎共性子場景模塊。各鎮街道在共性框架基礎上,可以根據轄區社會治理工作實際自主開發嵌入特色場景模塊,從而充分實現應用的統分結合、因地制宜。 同時, “群治分”將線下公共事務場景以“鏡像式”方式分門別類創建在數字空間,通過模塊化的功能設計,幫助黨委、政府、群眾、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以平等身份在確定公共議題、解決公共問題等方面開展線上線下一體的合作互動,有效提升政府對“需求端”信息的挖掘和識別能力,并實現行政費效比的提升。 “兩分機制”創新激勵模型 激發民眾參與社會治理 “我今天又多了20積分,剛好可以兌換我心儀的商品了?!眮韮丢劦暮未蟛_心地告訴記者,“群治分不僅能夠兌換商品,我因為群治分的積分高,還享受了專屬的信用服務。” “群治分”積分機制圖 據了解,“群治分”與其他類似積分應用不同,它有兩個積分:數字積分和信用積分。慈溪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數字積分是用戶參與平臺組織的各類活動獲得的分數,可按照所在鎮街設定的積分兌換規則兌換商品和服務,讓參與群眾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信用分則是平臺根據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各類行為和評價數據,通過特定算法由系統自動精準描繪的個人“信用畫像”,可用作普惠金融、招聘就業、創優評先等領域優先享有更高權益的評價標準?!皟煞謾C制”的激勵模型將線下復雜的各項治理行為量化具體化,極大調動了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在現場,工作人員隨意點開橋頭鎮“群治分——橋尚法-立法意見”板塊,看到橋頭鎮司法所發布的《關于征求<寧波市租賃住房安全管理條例>的意見》短短4天內閱讀量已有8781人,并有34人進行了有質量的評論,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以往這類事情,我們認為群眾關心度不大,沒想到群眾參與的熱情會這么高漲。”慈溪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采訪現場 除了用“兩分機制”來激發民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群治分”還在黨委政府、社會組織、群眾用戶甚至社會企業等治理主體間形成了一種開放式的資源交換互惠模式?!叭褐畏帧币肓酥腥A慈善總會亞飛公益基金共同開展“亞飛-群治分”公益活動,由亞飛公益基金注入800萬元建立公益基金積分池,實現各渠道積分統一納入積分池一并管理,作為群眾積分兌換和組織扶貧公益的主要經費來源,既為“群治分”積分兌換運營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的“輸血”來源,減輕了政府財政壓力,又為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搭建了平臺和通道。 此外,“群治分”在慈溪市金融發展服務中心協調下,分別與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慈溪分行、寧波慈溪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慈溪中心支公司簽署了《慈溪群治分共治合作備忘錄》,依托信用分機制為“群治分”用戶提供“橋信貸”等金融服務產品,根據用戶信用等級給予不同優惠貸款利率,目前已累計授信898戶,授信超1.8億元,累計用信達9807萬元。同時,相關銀行也依托“群治分”平臺實現了客戶引流。近期,慈溪移動、慈溪電信等通訊運營商也主動對接“群治分”,成為“群治分”市級層面合作伙伴。從實踐中可以看出,“群治分”作為治理機制的數字技術,可對基層社會治理條件形成和資源配置產生明顯的導向和統合作用,有助于促進治理多元主體間形成相對良好的信任協作機制,從而為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本報記者 楊建強 吳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