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水淙淙,一位位溫婉恬靜的江南女子,從形如琴鍵的石橋上緩緩走來…………癸卯年的春晚舞臺上,一支取材于浙江泰順仕水碇步石橋的舞蹈《碇步橋》,以其獨特的韻律和美感,呈現出千年古橋的質樸韻味、煙雨江南的如夢如幻。 木拱廊橋、碇步橋…………樣式各異的古橋是素有“千橋之鄉”美譽的浙江泰順的唯美印章,也是這座小城生活美學的獨特表達。碇步橋串聯起山水間的溫柔和詩意,能使人在流水呢喃中忘卻眉梢的煩惱和心尖的憂慮,而透過長虹臥波般橫在寬闊溪面上的古老廊橋,則可感受到歲月雕琢的質樸和尋常生活的堅韌。深深為廊橋前世今生所吸引的周華誠,跨過一條條綿延不息的溪流,走過一座座驚艷時光的廊橋,聆聽一個個守夢廊橋的故事…………山與水的相會,橋與人的連接,古老廊橋的隱秘之美從他的筆尖緩緩流出,形成一部停駐歲月光影與人心暖意的散文集《流水辭》。廊橋沉默,流水明媚,作者通過一個個尋訪廊橋得來的故事,講述造橋人的傳承、守橋人的堅守、說橋人的情結、訪橋人的執著、橋鄉人的信仰,引人領悟靜水深流、溫暖治愈的力量,更巧妙地嵌入文物、交通、民俗、技藝、宗教等多維元素,呈現出廊橋背后的精神意蘊和文化內涵。 “橋,水梁也?!睒蛞蛩鵂I造,水因橋而增色,一地一域因橋而道路暢通,因橋而人來物往。橋與水交錯是世間最美好的相遇,橋與人的因緣際會衍生出無數動人故事,而對“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周華誠而言,橋與人更是極富生命力的敘事線。《舊時光》講述的是營崗店街居民重建薛宅橋的故事,任風雨侵襲,屢毀屢建,薛宅橋始終雄偉地矗立在小街拐角處,村民只要抬頭望見廊橋的身影,心里便有了戰勝風雨的底氣。《橋頭的茶館》留下的是年輕人回歸故土、守望廊橋的身影,曾經離開故鄉是為了去遠方追尋更好的生活,而泰順廊橋聲名遠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歸并重新認識故鄉,過上了理想的生活。《廊橋相見》講述了一個“中國版”的廊橋愛情故事,兩位廊橋文化傳播者因廊橋而相見結緣,因共同理想而情深,在他們搭建經營的廊橋文化宣傳平臺上,一座座無形的廊橋連接起更廣闊的道路,讓更多陌生人在廊橋上相遇相見。 廊橋與村民生活緊密相連,悠長歲月里,它漸漸超越交通工具成為長久不衰的精神信仰源泉。歷時兩年多尋訪廊橋的過程中,“稻田作家”周華誠挖掘和體驗廊橋古今故事,注入現代精神將廊橋獨特、鮮活、極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態和精神力量一一呈現。《時間的消息》傳遞著村民營造新的木拱廊橋的美好冀望,廊橋會在時光里慢慢老去,可哪怕失去實際功能,只要懷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信念和希望,便會需要廊橋這樣的心靈庇護所,時間終會帶來幸福的消息?!兑粯蛞簧肥菍儆谀竟袄葮騻鹘y營造技藝傳承者和廊橋文化守護者的傳奇,他們堅守匠心、精煉匠技,重建三座被洪水沖垮的國寶級廊橋,使其成為更加恒久的精神符號;他們自發搜索被洪水沖走的廊橋構建,深度挖掘廊橋文化,留存珍貴的文化記憶,守護著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度问菛|流去》回望了一場反響強烈的“三條橋保衛戰”,當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出現沖突時,無數人出于對家鄉、對文化的大愛,挺身而出,積極參與保護廊橋的行動,“因為廊橋精神已經內化在泰順人的血肉之中”。 廊橋作為不朽的文化符號,無論我們以什么方式與廊橋相遇,都一定能讀到屬于自己的故事。廊橋早已不再是遺夢,每一座廊橋的“性格”都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每一座廊橋背后蘊含著我們共有的生生不息的律動,而有形無形的廊橋更是恒久地連通著中國與世界、當下和未來。 (李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