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官:購買的視頻素材剪輯合成后銷售,超出了相關授權信息的范圍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13日訊 花錢找平臺購買的航拍素材,重新加工剪輯作為宣傳片售賣出去,為何還是侵權了?近日,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對外發布一起服務合同糾紛案中,某知名企業委托某廣告公司為其拍攝并制作的宣傳片,70秒的成片中有2秒的航拍畫面被原作者狀告侵權,企業賠償了1萬元和解后將廣告公司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認定廣告公司違約。 案件起因 廣告公司使用網購航拍素材致企業被訴 2021年1月,廈門某知名企業委托一家廣告公司制作宣傳視頻。同年4月,該公司在新浪微博等官方媒體平臺上發布了成片。時長70秒的視頻中有2秒為廣州的航拍畫面,航拍視頻素材作者張先生看到后,向法院起訴該企業侵犯其著作權,并提供了此前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上的素材為證。 為了證實宣傳視頻中使用的素材有合法授權,該企業找到廣告公司要求其提供素材來源和版權購買憑證,但廣告公司一直沒能拿出實質證據,導致該企業無法證實自身對航拍素材的合法使用權,最終只能與張先生簽署和解協議,約定不得再繼續發布航拍素材,并向其支付1萬元作為素材使用費。 事后,該企業認為廣告公司的行為嚴重違反合同約定,導致企業遭受了重大經濟損失,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遂將廣告公司起訴至法院。 法庭對峙 甲方庭前和解后反訴乙方賠償違約金 “你公司交付的宣傳視頻不僅讓我們陷入訴訟糾紛,現在也無法繼續正常使用視頻,全平臺都得下架刪除,還讓我們賠了對方1萬元,你們應當賠償我們的損失!”某企業向法院起訴,要求其委托的廣告公司賠償已發生的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并支付違約金兩倍于合同款共14.8萬元。 “僅以短視頻平臺上發布的內容無法直接證明張先生就是航拍素材的著作權人,而且你們與張先生的訴訟未經法院實質審理確權,是自愿達成了和解,與我們無關!”法庭上,被告廣告公司認為,案外人張先生起訴原告侵權,但是法院并沒實質性審理該案,原告在法院沒有審理宣判的情況下,就自認侵權并與張先生簽署《和解協議》,這屬于原告放棄自身合法權益,不能將這一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要求被告承擔。 法院審理 素材系加工再銷售,超出相關授權范圍 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雖然該企業主張的侵權事實并無法院生效裁判予以確認,但根據素材原作者張先生的起訴材料和案外簽訂的《和解協議》,可以認定張先生系航拍視頻片段的著作權人的事實具有高度蓋然性。 其次,雖然廣告公司系從某平臺購買得該航拍素材,但是購買記錄顯示,相關授權信息明確載明不可用于網絡轉售、偽原創轉售(剪輯合成再銷售)。而廣告公司將其購買的視頻素材剪輯合成后銷售,顯然超出了相關授權信息的范圍,且其未提交證據證明其對視頻片段剪輯后銷售取得了原作者的授權。 該案中,法院認為原告支付給案外人張先生的1萬元“費用”屬于廣告公司違約造成的直接損失。在原告已要求廣告公司依約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這筆損失無需重復計算,但該項損失會作為確定違約金數額的考量因素之一。 關于原告主張被告按照合同總金額兩倍即14.8萬元支付違約金,法院認為,案涉視頻只是其中一個服務項目中的一部分,原告主張的違約金顯然畸高。其次,原告主動撤下微博、微信公眾號上的案涉視頻,放棄案涉視頻的線上使用權利,屬于對其個人權利的處分,這部分的損失責任不可歸責于被告廣告公司。 最終,湖里法院認定廣告公司在履行案涉《制作合同》中存在侵犯第三人合法權益的違約情形,廣告公司應賠償原告相應金額的違約金。 該廣告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后在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主持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廣告公司給予原告一定賠償。 法官提醒 對于已購買的視頻產品,應注意產品的授權使用范圍 網絡信息時代,短視頻因其傳播快速、觀看便捷的優勢而爆炸式發展,而因短視頻的使用所涉及的訴訟案件也隨之增多,本案就是一起因短視頻中的畫面不當使用而引發的糾紛。該案中,被告廣告公司雖然有償購買了案涉航拍素材,但其購買的授權信息存在明確的使用范圍,其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擅自使用他人航拍素材剪輯合成并再銷售,違反了合同約定,其最終為自己的侵權行為埋單。 因此,提醒廣大商事主體,對于他人的原創作品,務必要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遵守知識產權相關法律規定,充分尊重原創作者對作品付出的智力勞動成果,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一方面,要通過合法的途徑購買視頻產品后才能用于商業用途;另一方面,對于已購買的視頻產品,應注意產品的授權使用范圍,依法依約合理使用,避免超越權利邊界而導致不必要的糾紛。 (本報記者 王淯瀅 通訊員 邱燁 林姍)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