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夏季農忙為了搶收,更是為了避開火辣辣的太陽,我們往往會選擇月夜割稻。 那時,農村鄰里間干農活、蓋房子都是互相幫助的,沒有工資。跟鄰居吩咐一聲,便來幫割稻了。 吃過晚飯,月亮剛露出一絲光亮,人們便來到田間。夜晚割稻,我們一般不選有水的大冬田,我們選干燥、大塊、路途較近的好田。 來到田間一彎腰,拉動鐮刀,“刷刷刷刷…………”山谷口、田間,背西向東,迎著月色皎潔的清輝,開始割稻。 萬事開頭難,田埂邊的稻子長得最好,但稻根部也較多雜草,所以要耐心割開。起先,大家會一邊割稻一邊嘮嘮家常里短,談談國家大事,村里村外的大小新聞、風流軼事。談著談著,便沒了話題,大家只顧專心割稻了。 夜晚割稻一般留下的禾稿較長,前進的方式一般是像當時插秧一樣六、七棵一行一往直前,也有左右沖突、全面推進的。大體連割十株稻子便滿手了,用右手把左手的稻葉圈繞扎緊,便交叉放到身邊稻堆上,稻堆的疊放以放不下了尚不會倒下來為止,有些地方的習慣是不把稻葉纏扎的,就那么隨手一丟,丟成一堆,也不交叉,這圖了割時的便捷快速,在打谷脫粒時抓稻把就亂亂的,易掉竿不好抓,脫粒后扎把稻草也不方便。 割著割著,前方的稻穗忽然晃動起來,呼地,一只大鳥竄起來,拍打著大翅飛離而去。如果沒有飛起的鳥兒,而是稻穗往前更加地晃動,那多半是一只碩大的野兔受到了驚嚇。這些都沒什么可怕的,最令人驚悚的是腳邊忽然感覺有滑滑的東西趟過,借著月色定睛一看,是一條長長的黑蛇,“啊…………”,我丟了鐮刀轉身逃走,嚇得很久不敢回去,即使父親過去把蛇趕走了,我也失魂落魄地心悸。 夜漸漸深了,點點流螢在明亮的月光下忽隱忽現,一陣晚風吹來,涼爽得如飲冰露,蟋蟀在草間“唧唧唧唧”地鳴叫,蛙聲時斷時續,天地澄靜,山色如黛,披上了一層墨綠色的衣裳。山腰間,河面上,飄蕩著一層水霧,如煙如紗,輕繞淡浮,氤氳出小村的一片寧靜,除了遠方偶爾傳來一兩聲狗吠或雞鳴外,就唯有三五戶農田傳來“刷刷刷刷…………”的割稻聲,伴著絮絮碎碎的談話聲,在明月的清輝下時起時消…………這是個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夜晚。 快要割完時,媽媽便會提前回家煮點心給大家做夜宵,犒勞一下幫忙的親友。其實也不是什么大魚大肉,只是煮一些粉干,配料講究一點的加些小蝦米或豬油渣或者干蘿卜線。 同齡少年割稻都有一股好勝賽快的心理,記憶深的是在河田中學念初一時,班上文娛委員李桂蘭是個漂亮少女,扎著長長的辮子。有一個月夜,她請我們七八個男女同學為她收秋稻,我們感到很新鮮有趣,在那廣闊無垠的田,月大如白瓷、似冰盤地高懸于天空,星子稀疏,淡淡地眨閃著眼,我們干活相當賣力,同學一起,都不甘落后,很有比賽誰割得快的勁頭,一塊很大面積的長方形稻田,十點多就割完了。回到她家里,她媽媽早早地煮了一大鍋粉干給我們吃,勞累的我們稀里嘩啦地狂吃了個飽,心滿意足地踩著西斜的月影回校,一躺到床上就進入了夢鄉。 在大田割稻時,由于每塊田都是面積相似,所以一定要找對自己的責任田,曾經聽說就有農戶在朦朧月色下把相鄰的稻田以為是自己的割錯,第二天被發現。幸好被錯割稻子的田主并不介意,蹲下身也幫對方細細割完,鄰里間寬容諒解的樸素情感在無意的錯割中彰顯,這是多么和諧的鄉村情感,我想月里嫦娥看見,也會發出會心一笑。 今天,我因事回家,一路有意地觀察農田的莊稼,驚奇地看到所有的農田都種煙植芋。因為種煙與種檳榔芋比種水稻的收入明顯較好,我們家鄉春夏已基本沒有人種稻了,鄰里幫工已成了過去,摘煙葉、挖芋頭,請人都要付工資了。延續了幾千年夏收夏種的農忙“雙搶”消失了,月夜,更沒有人割稻子了。 “刷刷刷刷…………”皎潔月色下的割稻聲,只有在記憶的深處響起………… (劉中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