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明媚青蔥三月,我從重疊的山巒間打馬而過,穿過河流,穿過田野,穿過浪漫的詩行…………在去我的故鄉————周寧縣豪陽村陳梨灣的路上,我情不自禁地吹著山風、看著云彩、吟誦詩歌。 “綠得深沉、綠得厚重、綠得立體”,是陳梨灣這座大山的底蘊。走進陳梨灣,既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又是一次思想上的旅行,既有閱盡奇花異樹之愜意,又有徹底洗心滌肺之快感。站在陳梨灣的山頂放眼四望,天高地迥,滿目青翠,讓人心底涌起莫名的感動和喜悅。草的青,青得恣意汪洋,仿佛鋪展到天邊;樹的綠,綠得前奔后突,似乎蔓延到夢境;天的藍,藍得灑脫悠遠,好像打通仙界的入口。在一條小溪邊,我與幾只飲水的小野豬不期而遇,它們不怕人,目光對視中,沒有驚恐、沒有慌張,只有彼此無言的問候和友好。溪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在石頭邊快活游蕩;赤腳走在溪邊的沙土上,瞬間感到孤獨的心豐盈起來,靈魂似乎融化在一片澄明里。遠處花開的聲音以溫柔的節奏傳入耳鼓,恍惚中我懷疑自己進入了世外桃源。 “接近綠色就是接近生命之源。”我一直沉浸在護林員老詹的這句話里。在一條坡道邊,我還看到進山的許多村民不但不亂扔垃圾,不折花踩草,還主動把隨身攜帶的礦泉水灑在草木根部,以表達對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村民們極其反感和抵觸“采石”“燒山”“污染”之類的說法和做法,認為這莽莽大山是神靈棲息的地方,萬萬不可以褻瀆。 面對這浩瀚無垠的綠色,文字的描述是那樣的膚淺,動詞、形容詞是蒼白無力的。我只能凝神靜聽,流連忘返。可我卻一直在思考:那起伏的山巒、蜿蜒的河流、斑斕的蝴蝶、紅艷的杜鵑、蒙蒙的細雨…………究竟意味著什么? 置身于這無邊的綠野,我常常百感交集:從自然地理角度來解讀,故鄉的陳梨灣雖然偏僻且名不見經傳,但卻能以強大的魅力而讓人深深迷戀;從歷史文化來說,晝夜被燈光操縱、季節被空調掌控、山水只在陽臺盆景的城市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向往這種充滿原生態的大山;從情感意義來說,陳梨灣以前是我采蘑菇的少年時光的精神原鄉,現在能夠安撫我顛沛流離的身軀。每每想到陳梨灣,那花草樹木獨特的氣味,就穿越時空突至眼前,可觸可感,讓人有了一份份趕不走、拂不去的溫存。在陳梨灣的任何一個點上看天空、看世界、看人生,就像看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置身于這無邊的綠野,我常常浮想聯翩:這些平凡而重復的景色,能夠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穩定而強大的情緒支撐,草木的芬芳釋放著一種強烈的安寧感,從容覓食的野兔,不縱不拘的山泉,悠悠踱步的山羊,也能平息世俗生活的喧擾,讓人再次回味“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雄渾意境,印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妙與力量。 置身于這無邊的綠野,我常常思緒萬千:清澈如水的月光朗照在大山上空,森林、草地籠起一層輕薄如紗的白霧,天幕上繁星閃爍,清涼的月色里彌散著靜謐的氣息和青苔的味道。整個大山似一幅美麗寫實的古典油畫,讓人心馳神往。頓時有了回歸鄉野、回歸本源的沖動,有了按圖索驥探究自然萬象與蕓蕓眾生的秘密的奇思怪想…………感受到了“片刻中的永恒、空間中的時間、流光背后的亮麗、纏綿之外的蓬勃”的意境。于是我問自己,我的力量之源難道不在那里?我的創作靈感難道不在那里?我的夢幻之核難道不在那里? 牧歌唱晚,云霞暈染。我坐在陳梨灣的一塊巨石上,捕捉著每一縷吹過草尖上的風,貪婪吮吸著森林中的每一股清爽,聆聽著村民放聲唱響的古老民謠。我看到山雞的羽毛在夕照中光澤熠熠,我看到河邊的水珠清純如初,我聽到兩只蝴蝶戀愛的囈語,我的心在綠浪上追風奔跑,我的靈魂隨著悠然恬淡的節奏游走…………這詩意一般的綠野喲,滋養和澆灌著一望無際的希望。從此,我將不再焦慮抑郁,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行色匆匆,每晚我都能做一個云淡風輕的美夢………… (詹旋江 作者單位: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