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叮當————叮叮當”街頭傳來久違的聲音,腦海里閃現出一個熟悉的畫面:長長的街道、挑著擔子的老人、甜甜的麥芽糖…………記憶的閘門就這樣被輕輕敲開,兒時赴圩的情景在腦海一一浮現。 小時候,我們雖也吃得飽穿得暖,但那時交通閉塞,物資匱乏,孩子們很少離開過村莊,倘若父母能帶我們去赴一趟圩,那簡直就是天大的獎賞。從街頭到街尾,處處都有新奇的事物吸引著我們的眼球。有時看中想要的東西,便拉拉母親的衣角,嘟嘟小嘴鬧一鬧,或許想要的東西就到手了。遇到賣糕點和麥芽糖的,母親也會買些給我解解饞,回家前母親還會帶我去吃一碗點心————飄著蔥油香的“老鼠”。總之,去赴一趟圩不僅能飽飽口福還能大飽眼福。 圩日這天,有東西賣的農戶天蒙蒙亮便起來準備。菜農把剛從菜園摘下的新鮮蔬菜,清洗挑揀,一把一把用稻草整齊地綁好。賣家禽家畜的人,在臨行前也會給動物們來一頓美味飽餐。認真做好售前工作,只為能賣個好價錢。弄好后他們扒拉幾口飯便挑的挑,扛的扛,匆匆往街上趕。純粹去買東西的人就不用那么趕了,吃罷早飯做好家務再出發。對于平日里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們而言,赴圩可是個隆重的日子。他們會刻意地收拾自己,穿上壓箱底的衣服。女人們出發前對著鏡子梳頭,講究的女子會往頭上抹點茶油,烏黑的頭發瞬間油亮妥帖,再往身上抹點花露水。飭完后左呼右喚,與鄰居們結伴而行。 每逢圩日總會聽到東家孩子哭,西家孩子鬧,嚷嚷著要跟著父母去赴圩。可路途遙遠加上大人們要買賣東西,所以,任由孩子哭鬧也堅持不帶。耍賴皮的孩子不管父母怎么勸說都不聽,遠遠地跟在父母的身后。這時,父母也只好用鞭子伺候了。我雖然不哭不鬧卻也很想跟著去,母親看出我的心思便柔聲哄道:“路很遠,你走不動。你乖乖在家玩,媽媽很快回來,會買等路(糖果零食類)給你吃啊!”我心里頭有一百個不愿意,嘟著嘴,紅著眼眶說,“我想跟你去…………”看我可憐巴巴的樣子,疼愛我的母親便給我換上新衣服,帶上了我。當我走累時,母親便背著我走,我趴在母親的背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感受著愛的溫度。 上午八九點鐘,集市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上街頭的鐵匠鋪里,風箱“呼啦,呼啦”地響,風聲一停,師傅從爐火中夾起火紅的鐵塊,放在板臺上,而后師徒倆掄起鐵錘,你一錘我一錘地在趁熱打鐵。他們的身體隨著“叮當,叮當”的節奏前傾又后仰,那姿勢比舞蹈還動感。三角坪里耍把戲的,賣狗皮膏藥的,他們竭力地吆喝著,用他們夸張的動作和語言吸引著過客…………想要駐足圍觀,怎奈母親的腳步匆匆。 圩場不僅是商品的集散地,是信息的匯聚地,也是親戚朋友們的感情聯絡地。平日大家都忙農活沒空往來,許久不見的親戚在街上碰到后會噓寒問暖,說說家長里短。各種信息通過圩場傳播到各個村莊。圩場還是相親的好場所,那時的男女青年找對象靠媒人牽線,媒人與雙方溝通好后,約定某個圩天在街上碰面。如果男方相中后,就會找個飯店請女方吃飯。本地話調侃曰:“合適就燙面。”女方若有意就會接受邀請。 午飯時分,赴圩的人們有些會吃碗米粉或面條再回家。口袋寬裕的男人則炒上幾個小菜,再打上幾兩酒,慢慢地享受這難得的赴圩時光。飯店、小吃店生意火爆,老板們忙得熱火朝天。十二點左右,趕集的人們陸續回家,熱鬧的街道漸漸恢復平靜,我們管這叫“散圩”。 隨著時代的發展,足不出戶的網購模式受到人們的喜愛。如今的圩天已沒了從前的熱鬧場景,現在的孩子也體驗不到我們當年趕集的種種樂趣。“叮叮當,叮叮當”賣糖的敲打聲已漸行漸遠,我沿著時光的隧道慢慢往回走,回到兒時那條充滿回憶的街,我仿佛又聽到了熟悉的叫賣聲,聞到了蔥油的香及糕點的甜………… (劉志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