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巖新羅區龍門鎮湖洋村是閩西革命根據地郭滴人的故鄉,又叫湖源,現分為湖一村和湖坑村兩個行政村。前些日子,我慕名造訪了湖坑,行吟間,湖坑三朵紅色的云引起了我的注意。 湖坑第一朵紅色的云叫郭香玉。她早年喪夫,與幼子相依為命。1929年,朱毛紅軍三次入閩,閩西大地風起云涌,郭香玉毅然參加革命,于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因工作需要,她于1930年8月來到廈門,任中共福建省委秘書處工作人員。1931年3月,國民黨軍警突襲省委機關,郭香玉不幸被捕,在獄中受盡殘酷折磨。她佯裝不懂普通話,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傭人,未暴露真實身份。她獲釋后一路行乞回鄉尋找黨組織,被分配在省委機關從事后勤服務工作。因工作出色,經鄧穎超推薦,郭香玉去瑞金中央局機關做服務工作。1934年夏天,她與謝覺哉結成革命伴侶。當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郭香玉因小時纏過腳行動不便,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斗爭,轉回到龍巖后擔任湖坑黨總支書記,領導群眾抗租抗捐,籌集糧食被服藥品等物資支援游擊隊。后來,閩西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北上抗日后,郭香玉繼續留在閩西從事抗日救國工作。1940年9月3日,湖坑黨總支在戴氏宗祠舉行秘密會議,因壞人告密,她在回家取衣服準備上山時被當地民團逮捕。敵人用盡酷刑,想從她嘴里得到閩西黨組織的秘密,她寧死不屈,大義凜然,怒斥敵人破壞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罪行,敵人惱羞成怒,殘酷殺害了郭香玉。郭香玉這朵紅色的云,凋謝在43歲那年。 湖坑村土生土長的張冬地,也是一朵紅色的云。她年輕時嫁給湖一村郭坤林,后加入共青團,與丈夫一同參加革命。1930年底,龍巖被國民黨軍侵占,時任區赤衛隊中隊長的郭坤林被敵人殺害。1932年,張冬地撤離龍巖,先到長汀,后到江西瑞金。1933年5月,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其間,經周恩來牽線,張冬地與何長工結為夫妻。中央紅軍主力轉移時,張冬地自小裹腳,沒能與何長工一起參加長征,夫妻倆只好依依惜別,從此天各一方,乃至脫離了實質上的夫妻關系。再后來,張冬地回到前夫郭坤林烈士家中,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上世紀80年代初,她在電視上認出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何長工,她呆滯的目光霎時發出驚喜的光亮。隨后,她請當地小學校長代筆寫信給何長工。何長工收到信后,即派兒子和身邊工作人員到龍巖調查落實情況。于是,張冬地光榮的革命經歷終于浮出水面,被確定為老游擊隊員,在光榮院安度晚年。張冬地,這朵紅色的云歷盡滄桑之后,在1988年寧靜地凋落,享年79歲。 湖坑村第三朵紅色的云與“蘑菇云”有關。 1949年9月,湖坑村年僅16歲的戴木成瞞著父母,邀集當地志同道合的兩位發小,走出家門參加革命,多次立功受獎。在60年的軍旅生涯中,他最自豪的是先后四次參加原子彈、氫彈的實爆試驗,親身見證了新中國國防的發展與壯大,曾經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曾被中央軍委授予勝利勛章。他離休后,回到他魂牽夢縈的家鄉龍巖安度晚年。 戴木成深深地眷戀著家鄉,在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的子女們都選擇回到龍巖工作、生活。其中,他的長子為帶動老家鄉親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籌集資金在湖坑創建了巨型稻立體種養基地。 湖坑戴氏宗祠邊有一株郁郁蔥蔥的百年老榕,見證了湖坑百年風云,默默記住了一切。湖坑村三朵紅色的云,已然成了當地三張紅色的名片。這株老榕不會忘記他們,后人也將銘記并弘揚他們的紅色傳奇。 (唐寶洪)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