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市第二屆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名單揭曉 強化法治引領 賦能治理創新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4日訊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前夕,廈門市第二屆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揭曉。 據悉,該活動由廈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指導、市司法局主辦。評選活動按照法治性、創新性、典型性和指導性等評選標準,通過審核初評、公眾投票、專家終評等程序,評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依法治理典型示范案例,進一步發揮各部門各單位在各自領域的典型示范作用,為廈門市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法治力量。 案例① 廈門市人民檢察院: 檢察機關“掛案”清理 讓民企輕裝上陣 2020年,廈門市人民檢察院開展“掛案”清查,為廈門益某電子商務公司撤銷了長期未結的刑事立案,讓公司得以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得到良性發展。 之后,廈門市檢察院通過穿透審查研判,推動類案監督,并構建常態機制,進行專業化團隊+案件化辦理,與偵查機關建立定期互通、流程跟蹤、案件會商等常態化機制,有效遏制了“掛案”增量,降低了司法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切實助力企業健康經營、行穩致遠。 專項清理工作開展以來,廈門市檢察機關共監督公安機關撤銷涉民營企業“掛案”案件或對犯罪嫌疑人終止偵查40件,實現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掛案”階段性清零。 案例② 廈門市公安局: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制度 廈門市公安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創新服務機制、優化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效,在道路交通違法綜合治理、沿海船舶人員管理、外國人居留就業保障、特種行業管理等公安行政管理領域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100項“四張清單”制度,精準管理尺度,體現執法溫度。 廈門市公安局通過依法科學編制,擴增清單服務事項和多環節協同保障等謀劃,突出一線執法實操性,突出智慧化管理,借力大數據防控,常態化普法宣傳,確保清單編制質量更優、受益面更廣、執行更規范,打造文明規范的執法生態,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截至目前,廈門市公安局累計實施“四張清單”執法事項23萬余次,累計減少罰款金額5000余萬元。成為全國在公安行政管理領域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項目最多、群眾受益最廣的城市之一。 案例③ 廈門市建設局: 整治小區“糊涂賬” 守好業主“錢袋子” 在省、市紀委監委領導部署和省住建廳的指導推動下,廈門市建設局從“物業問題”出發,整治小區公共收益的“糊涂賬”,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淡化民生問題。 廈門市建設局發動業主監督、強化政府監督,利用“一創新”“兩手段”“三機制”,推進工作聯動、線上線下兩渠道并行,營造優勝劣汰氛圍,推動行業自律,監督懲處同向發力,促使行業自主提高服務,從源頭減少服務問題發生。 整治開展2年以來取得良好成效。行業服務水平有效提高,物業管理信訪投訴明顯減少,公共收益統一代理記賬做法被省住建廳在全省推廣。下一步,廈門市建設局將總結經驗,完善機制,推動物業業主共有資金特區立法,推動物業管理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體系。 案例④ 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讓行政執法有溫度更有尺度 為了提高執法相對人尊法守法的自覺性,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著眼為民辦實事,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讓行政執法更有溫度、更有尺度。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注重業務指導,創新制度設計,率先出臺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和“四張清單”制度,公布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和免予行政強制事項清單,修訂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及適用規則,試行認錯認罰從寬處理制度及快速辦理程序。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廈門市城管執法系統共發出《警示告知書》24377份、《不予處罰決定書》143份,從輕處罰206件、免予行政強制49件,減免罰款人民幣675.36萬元,取得較好的執法效果和社會效應。 案例⑤ 廈門市婦聯: 父母成長訓練營練就智慧型父母 為了融洽親子關系,幫助家長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減少家庭糾紛,廈門市婦聯以家庭需求為導向,于2023年3月4日啟動“暖心靈·伴成長”廈門市父母成長訓練營。 由廈門市婦聯指導廈門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安排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領家長通過學習、提升,緩解在教育過程中產生的焦慮情緒,引導家長做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智慧型父母。通過開設專業教學課程、提供在線交流平臺、家庭咨詢服務等措施,開展不同主題的授講與拓展,幫助家長培樹良好的家庭教育觀,提升育兒技能,學會與自我和解。 目前訓練營已舉辦8期,通過反饋和改進機制不斷調試改進,滿意度持續提高,影響力日益擴大,吸引更多的家長參與。 案例⑥ 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檢察院、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 建設翔安區新時代文明法治田間學校 為破解翔安區鄉村人口比重較大、公共資源不足、法治意識不強等法治建設的痛點、難點,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檢察院建設新時代文明法治田間學校,成立“守未者”未成年人檢察品牌。 將法治教育與黃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村特色教育相融合,打造集青少年法治教育、檢察示范、服務村民于一體的特色鄉村田間檢察。并創新實施“數字鄉村”“平安鄉村”“溫度鄉村”三大工程助力鄉村法治建設。 新時代文明法治田間學校揭牌成立兩年多來,共接待訪客線下4000余人、線上249萬余人,受到各級領導和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翔安區人民檢察院“守未者”團隊被確定為2023-2024年度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創建單位。 案例⑦ 廈門市集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深化地校食品安全共建共治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廈門市集美區作為著名文教區,食品安全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廈門市集美區市場監管局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為抓手,充分運用“學村資源”,深化地校食品安全共建共治。 廈門市集美區市場監管局通過建立地校合作機制、食安專家智庫、“一企一策”定制“上門服務”等舉措,將高校優質科技、人才資源融入監管、引入企業,著力打造法治化市場監管,實現多方共贏。 集美區在2022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并連續6年食品安全工作等次為A級,消費者食品安全滿意率大幅提升至90.6%。相關經驗作法在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局專刊及省委辦《八閩快訊》等刊發。 案例⑧ 金圓集團: 愛心互助慈善信托讓騎手得到全面保障 在三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穿梭在大街小巷間的騎手們,成為了維系人民生活正常運轉的重要支撐。然而,騎手們的路途安全和法律權利尚無法得到全面保障。 金圓集團根據福建省快先森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意愿,結合當前騎手群體的實際需要,設立“廈門信托————快先森騎手愛心互助慈善信托”,關愛和幫助全國范圍內的騎手以及與騎手群體相關人員,對意外、疾病身故以及重大傷殘、重大疾病的騎手進行資助,對騎手見義勇為的行為予以獎勵。 借助慈善信托,讓騎手群體獲得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多的社會關愛。踐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讓金融更有溫度,助力共同富裕的早日實現。 案例⑨ 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 探索“協同+融合”法治教育實踐模式 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為落實法治宣傳教育,初步探索出“‘協同+融合’法治教育實踐模式”。以創新思維整合法治教育資源,發揮多元主體的協同育人;探索基于“五育融合”的法治實踐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2023年承辦了以“與法同行 點亮‘未’來”為主題的廈門市中小學生法治夏令營活動。在廈門市教育局、市檢察院的指導下,基于學生立場進行“協同”方案設計。通過自建元宇宙展館、反詐劇本殺、模擬法庭等活動,從“互聯網+”到雕刻藝術,將法治素養培育有機融入“五育”當中。 “協同+融合”法治教育實踐模式在學生和家長中贏得了廣泛贊譽,這是政府、社會、家庭、學校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案例⑩ 易商圈(廈門)信用科技有限公司: “安家保”公益普法助力法治社區推廣 裝修行業門檻低、無標準、產品同質化、信息不透明等行業特點,以致裝修行業亂象叢生,投訴糾紛不斷。對此,易商圈(廈門)信用科技有限公司攜手3家行業協會共同搭建建材家居行業信用服務平臺,積極推動“安家保·保家安”公益宣傳活動。聯合近400家裝飾建筑企業攜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針對家裝行業創新“安家保”室內裝飾保險,轉嫁裝修風險。 安家保公益普法宣傳950個老舊小區業主群,觸達78000多名業主;宣傳55個新交房,觸達55000多名業主。安家保公益普法視頻號“ai安家保”累計服務業主超20萬,累計播放量近100萬。安家保公益普法公眾號“ai安家保”關聯裝修企業8448家、材料企業6213家。 (本報記者 余晶 通訊員 林莊輝)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