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人聊起某些“火箭式”提拔的年輕干部容易栽跟頭的話題,想到兩個古代的故事,一個發生在中國,一個發生在英國,都與馬有關,說的都是追求速度之事。 先說中國的?!俄n非子》記載:春秋末期,齊景公正在外面游玩,忽然聽到相國晏嬰病危的消息。齊景公立刻下令火速返回都城。坐在車上,他不住地催促馬車跑快些,甚至把車夫推開,自己親自拿起鞭子趕車。跑了一陣之后,齊景公還是覺得不夠快,干脆跳下車子奔跑起來(更不想想人能否跑過馬),直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這樣一折騰,反而比正常速度還慢了,更加耽誤了時間。 英國的故事是這樣的:國王查理三世與亨利伯爵決戰,戰斗進行的當天早上,查理國王派馬夫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馬夫讓鐵匠趕緊給馬釘掌。鐵匠按程序工作,釘第四個掌時,發現少了一顆釘子。他正準備認真砸出一顆釘子,馬夫催得急,讓他隨便湊合湊合,能把馬掌掛上就行。就這樣,查理三世騎著這匹馬沖鋒陷陣。激戰中,那只馬掌脫落了,戰馬當即跌翻,查理三世被掀在地上。等他爬起來時,戰馬已在混亂中跑遠。查理因此成了敵軍的俘虜,戰斗戛然而止。人們因此嘆道:“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只馬掌。丟了一只馬掌,跑了一匹戰馬。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 齊景公圖“快”,罔顧客觀情況,弄得狼狽不堪而無濟于事。查理三世的馬夫求“快”,為了省事,沒把一顆釘子當回事,結果釀成嚴重后果。兩則“欲速則不達”的典型案例,從不同角度給人啟示。 回到年輕干部出問題這個并不新鮮的話題。在每個時期,都會出現一些在仕途某階段跑得快、走得順的年輕人。然而,他們并非都能如愿到達終點,笑到最后。相當一部分人,由于自身原因,中途“馬失前蹄”、“折戟沉沙”,一時閃亮登場,不料早早黯然收場。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還是因為他們不知“路漫漫其修遠兮”的道理,不懂得奮斗之艱辛,把一時的幸運當作是一種必然,所以輕薄而不自重,隨時可能一腳踏偏甚至踩空。 培養一個干部不容易,“快上快下”這種情況應當引起重視。選拔年輕人,要遵循干部成長客觀規律和基本原則,切不可把好事辦成了壞事。我認為,對選拔者和被選拔者來說,起碼要明白以下幾點道理。 一是德不配位不勉強。你要關心某個人,如果發現他不具備這個德行,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把他放在重要崗位上,否則,這種關愛終將成為坑害。比如一個因為嗜賭而負債累累的人,如果讓他掌握權力,他豈有不用來“變現”之理?其人無職無權倒也罷了,頂多做一個黑名單上的“老賴”;有職有權,其下場多半是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古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睔v史以來,都不乏那種心術不正、操守缺失,不行正道、專取“捷徑”,進而走向覆滅的事例。教訓是深刻的,面對前車之鑒,何必讓人以身再試? 二是無知無畏不久長。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需要豐厚的閱歷作支撐。缺乏歷練者,職位來得太快,往往不知天高地厚,無視紀法,不懂敬畏,得意便忘形。這種人,職務越高、權力越大,其行為越如脫韁的野馬,基本上是為所欲為,毫無顧忌。把權力交到他們手中,意味著什么,這是不言而喻的。看看那些落馬官員的懺悔書,上面寫滿了答案。他們鑄下大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膽大妄為,缺乏監督,積小錯為大錯,終至無法回頭。 三是拔苗助長不可取。一個人的能力素質沒達到相應標準,強行把他推到某個崗位,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他省略了奮斗過程中的基本環節,便可能失去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也將失去對事物的基本判斷力。這種人身居要職,除了工作做得勉強,干得吃力,更有可能因為沒有經歷風霜,沒有經過磨礪,胸襟狹窄,目光短淺,抵擋不住種種誘惑,輕而易舉倒在半路上。 對公職人員來說,修養需要錘煉,能力需要歷練。每個環節對一個人的成長都有不同的意義。一味圖“快”,看似省了很多事,其實也可能失去了很多彌足珍貴的經驗。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一腳跨不出萬里路?!耙徊降翘臁蔽幢厥鞘裁春檬?,也許意味著什么基礎都沒有,隨時可能摔下來,輕則打回原形,重則虧盡人生。無論做什么事,該有的步驟就不該直接跳過。大量的事實表明,“偷工減料”“以次充優”這樣的小聰明,最終會讓你所做的事要么返工,要么直接作廢。物如此,人亦然。 (李偉明)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