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鄉雖地處群山深處,地理位置卻十分特殊,是以前內陸通往沿海地區的必經之路和中轉站,交通發達,路口眾多。而路口的名字也是十分有趣,有的是用其他村子的名字來命名,通往新祠村的路口叫新祠凹,通往蘭田村的路口叫蘭田凹,還有的路口則以附近獨有特點來命名,有的叫店鋪、鋪尾、森林口…………雖然每個路口的名字迥異,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供奉著一個小小的土地廟,土地廟時常亮著一盞長明燈。 以前覺得的鄉親們去土地廟燒香點燈,只是一種風俗習慣,后來,我才知道這小小的土地廟在鄉親們的心里有著非凡的意義。 在那個依靠肩挑馬馱的年代,過往村子的路人絡繹不絕,他們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遠道而來,然而進入村子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村口的土地廟,尤其夜里趕路行人,他們在荒山野嶺中穿行,周圍蟲鳴獸吼、樹影婆娑不禁讓人毛骨悚然、心驚不已,當他們看到這黑暗中亮著燈的小小土地廟時,心里頓時消除了恐懼,前面就是村子,終于安全了。這燈是村民們為過往的路人而點亮的。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革命戰爭年代,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許多人參加了革命,留守村里的人時常到村口的土地廟燒香、點燈許愿,希望大家平安歸來。參加革命的村民每次從外面回來,看到土地廟,看到了燈,他們立馬就會松一口氣,懸著的心總算踏實了,終于可以平安到家了。曾祖父也是革命隊伍的一員,那晚去傳送情報,由于叛徒的出賣,曾祖父犧牲了,敵人砍下他的頭顱掛在鎮上的城墻上示眾。曾祖母帶著一根長長的竹竿走了幾十里路,趁著夜色的掩護把曾祖父的頭顱偷偷取了下來抱回家,埋在了家鄉的青山上。和曾祖父一樣,村里參加革命活著回來的人越來越少,剩下沒有回來的人后面也杳無音訊,而土地廟里的那盞明燈依舊亮著,似乎在等待他們的歸來。多年后一張張烈士證送到村里,原來他們全都犧牲了。 現在生活好了,村子變化太大了:別墅、汽車在村里隨處可見,村子的路早已修成水泥路。但不管村子如何變化,村民們都時常到村口小小的土地廟點燈許愿祈福,希望在外工作、生活的親人們一切都好,平安歸來。這一盞小小明燈見證了村莊歷史的變遷,見證了先烈們為革命作出的犧牲與貢獻,這一盞小小明燈已成為村民們的精神寄托————信仰的燈、希望的燈。 (謝榮周)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