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4日訊 晉江英林居民張先生本想從一個App上貸款3萬元,結果錢沒拿到先被騙了6萬元仍渾然不知,還準備再轉賬5萬元給對方,直到民警出現才恍然大悟。 日前,英林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張先生的妻子報警,稱她丈夫被詐騙6萬元后依然不聽勸。民警立即撥打張先生電話,不料對方已設置手機呼叫轉移了。民警根據長期的反詐預警勸阻經驗判斷,受害人一旦設置了呼叫轉移,受騙幾率極高。如果不盡快找到受害人、阻止詐騙,損失難以預計。 情況緊急!民警比受害人家屬還著急,加快速度奔赴銀行ATM自助柜臺。此時,張先生和涉案App“客服”還一直保持語音通話。一聽民警來了,對方趕緊掛斷電話,待民警回撥,已被對方拉黑。經民警與家人耐心勸說、講解防騙知識后,張先生恍然大悟,對民警交了底:“App‘客服’聲稱‘主任’已經批了貸款,但是要延期,再轉賬5萬元可以辦理終身會員通道,秒放款和無期限還貸。” 張先生告訴民警,當天上午他在英林鎮嘉排岑張村收到一條陌生短信,短信內容是推薦一個網上低息無抵押貸款App鏈接。張先生被“免費快速申請”噱頭所吸引,便下載了該App軟件。根據平臺提示操作,他申請了3萬元貸款,申請通過后卻遲遲沒有到賬。 于是,張先生聯系了App“客服”,“客服”以他的銀行卡與身份信息不符、訂單被凍結為由,又引導他下載另一個App。對方發來一張通知函圖片,要求張先生向其提供的一個銀行卡賬號轉賬15000元認證金“解凍”貸款金額,并保證認證金會同貸款金額一起返還賬戶。但轉賬之后,張先生仍未收到放款。這時“客服”聲稱,由于張先生存在多頭借貸風險,導致系統限制無法到賬,需立即提交3萬元保證金才能順利貸款。同時,“客服”給張先生提供一個電話號碼,說是“主任”的辦公電話,但是張先生無法打通。“客服”又以“主任”正忙,將積極幫助張先生協調放款為由,要求他立即轉賬15000元………… “幸好有你們在!要不我這5萬元錢要被騙子給騙走啦!感謝!”張先生與家人對民警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贊嘆不已。 警方提醒》》》 1.辦理貸款應選擇國家正規金融機構,切忌心存僥幸,不輕信網上貸款信息,不輕信無息、低息貸款,更不可輕易給對方轉款,防止上當受騙。 2.謹慎進行網絡借貸,如對方要求先期交納保證金等費用,務必提高警惕。正規貸款過程中,放款機構會審核貸款人個人信用、還款能力或質押物的估值,不會要求先期交納任何費用。 3.發現被騙,要注意收集相關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證據,并第一時間報警。 (本報記者 葉華南 通訊員 林仙贈)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