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清明時,細雨綿綿寄哀思。仙逝22周年的外婆常在我腦海中浮現,回憶起外婆的一些往事,如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動,沖破我記憶閥門。 外婆名叫成香,她18歲時嫁給外公,從此一輩子蟄居在山旮旯里,養兒育女。外婆31歲時,外公突發惡疾,猝然而逝。那年,我大舅12歲,二姨8歲,滿姨1歲,我母親4歲。在鮮花怒放的年華,外婆的天空黯淡無光,生活的擔子一股腦兒壓在她的肩上。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外婆擦干眼淚,沒有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的勤勞挺過了那段艱難困苦的日子。 外婆用5斤黃豆做本錢,在村子里賣起了豆腐。每天晚上,外婆都要做豆腐。待天蒙蒙亮,外婆挑著豆腐,從村頭走到村尾,沿著村道叫賣。春去秋來,年年如此,外婆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一片晴朗天空,在居住的村子里勞勞碌碌,含辛茹苦把4個子女撫養成人。 母親20歲時,與父親自由戀愛。父親家貧,只有一間土房子,住在外婆一溪之隔的山腳下,與我奶奶相依生活。外婆和大舅不想讓母親受苦,極力反對。母親鐵了心要跟父親在一起,外婆執拗不過,看父親又是本分之人,便默許了。出嫁那天,我大舅把母親鎖在閨房,守著房門,不讓母親出嫁。夜深了,趁著大舅熟睡,外婆偷偷打開了鎖,讓母親出嫁。外婆擎一把火,把母親送到橋邊,交到父親手上。外婆千叮萬囑,要父親好好照顧母親,不能讓母親受委屈。父親木訥的表情下掩蓋不住內心的喜悅,拼命地點頭允諾。臨別,外婆從身上解下一串銀圍裙鏈子,交給母親,當作嫁妝。很遺憾,后來為了給我們三兄妹交學費,母親毅然把她唯一的嫁妝賣掉了。多年后,母親多次和我說起這段往事,每說一次,我就對外婆愈加幾分敬重。敬她當年沒有棒打鴛鴦,敬她思想開化,不是食古不化之人。 每年大年初二,是給外婆拜年的日子。那時,我們去外婆家拜年,最令我們高興的是能領到壓歲錢。待我們要回家時,外婆準會把我們叫到跟前,她依舊翻起幾層衣襟,攤開層層疊疊的布袋子,給我們發壓歲錢。外婆柔聲細語對我們說,拿去買筆。外婆深知,讀書人沒有筆是不行的。而今,每年過年,我給侄子們發壓歲錢時,竟也學著外婆當年的語氣,對著侄子們說,拿去買筆。 歲月的風霜,無情地染白了外婆的發絲。當外婆的雙手推不動石磨盤的時候,仍然沒有閑著,她巧妙地把鄰村道的一間屋子改造成一間雜貨店,賣些生活用品,方便了村人,引得村人嘖嘖稱贊。外婆則苦笑,稱自己就是個勞碌命。 外婆75歲那年雨季,不小心在門前摔倒,躺在床上,死活不肯去大醫院檢查,只讓鄉村醫生來貼貼藥膏,消炎止痛。殊不知,此次摔倒,竟傷及內腑,熬到7月份的某天,外婆停止了呼吸。一具黑漆漆的棺木裝殮了我的外婆,幾深山黃土埋葬了我熟悉的容顏,任憑親人們嚎啕痛哭,也喚不回我的外婆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外婆就像一枚飄零的黃葉,悄無聲息地融入了泥土,只留給我們無盡的思念。我常常在想,如果外婆現在還活著,我會帶她去看看山外的世界,讓她坐一回動車、飛機…………讓現代物質文明驚擾她幾回,那該有多好啊! (賴大舜 作者單位:上杭縣人民法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