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9年5月1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二次入閩,策動工農武裝暴動,開辟閩西革命根據地。那一年,我的家鄉龍巖鐵山鎮外洋村是一個表面上平靜,內里卻火熱的小村子。 我的爺爺不識字,但記性出奇的好,他挑東西到龍巖城里賣,一年的賬都清清楚楚記在心里。他熟悉龍巖、上杭、長汀的地形,會講幾種方言。閩西地方黨組織就常常讓爺爺作為挑夫送情報往返于龍巖、上杭等地。 當時局勢風雨飄搖,且不說去當挑夫為黨組織出力,在白色恐怖盛行時期,就算待在小村子里,也不能預料事態的發展。 1934年9月23日,松毛嶺上響起了密集的槍炮聲,這是紅軍在中央蘇區東線的最后一戰,也是異常慘烈的一戰。消息傳到外洋村已是半個月后了,奶奶在祖宗神像前長跪祈求,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爺爺平安回來。 那年冬天,外洋村下起了很大的霜。半夜時分,有人敲門。奶奶開門一看,是失蹤了幾個月的爺爺,頓時淚流滿面。奶奶啥也沒問,啥也沒說,默默燒水煮飯去了。從此,爺爺只字不提他的“挑夫”生涯。日子一天天過去,3個姑姑和我的父親相繼出生、長大、成家。 1981年,時任中國人民銀行江西分行行長的曹根全回家鄉龍巖紅坊南陽村探親,順便尋找當年的挑夫戰友——鐵石洋的“小四”。中央紅軍長征時,龍巖人大多犧牲于長征途中,曹根全是其中的一位幸存者。經過多方的尋找,曹根全終于找到“小四”——我的爺爺,并到老區辦作證,幫爺爺、奶奶辦理了“五老證明”。這時的爺爺才知道,奶奶在他“失蹤”期間,也曾幫地下黨組織送過信。 1990年,奶奶病逝。一夜之間,爺爺老了許多。從清晨到黃昏,總坐在大門口。他說,從前,是奶奶等他回來;現在,他要等奶奶回來。 1993年,我被抽調到收費站工作,得知我不用辛苦地在公路上養路了,爺爺很高興。那個夏天,天氣炎熱,爺爺很早就去地里給我摘葡萄,用井水鎮一下會是很好的滋味。 日頭毒辣,我去找他,給他戴上一頂草帽。我們坐在樹下休息,說著閑話。爺爺忽然想起什么,指著遠處的烏凹嶺說:“那片土坡長滿青草,郁郁蔥蔥,盡頭有陽光,天顯得極為高遠遼闊,還不錯哦。” 我愣了一下,那是一片墳地,奶奶就埋葬在那里。 爺爺看著遠處油綠的稻田,比畫了一個高度說,那年,你奶奶和你差不多高吶。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奶奶比爺爺小8歲,奶奶是爺爺的童養媳,奶奶會繡鳳凰和蝴蝶。 爺爺說,當年,地下黨組織有一條鐵的紀律——上不告知父母,下不說給兒女。龍巖——上杭——長汀,山高路遠,一離家,便是幾個月,他可以想象家中的妻子和母親是如何煎熬。 爺爺是在1994年秋天去世的。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我翻出一本殘舊的小本子,上面赫然有爺爺寫下的字跡————“陳金娥”。普通的名,沉痛的字,反復地出現在小本子的空白頁。起先是笨拙的筆畫,漸漸地就書寫得流暢了,應該是爺爺的臨摹體,他想等她回來給她看看。 爺爺的確不識字,但“陳金娥”3個字,他看了“五老證明”那么多回,默念過那么多次。他熟悉它,就像熟悉自己90多年的人生一樣。可他若無其事地多活了4年,他是不想讓我們傷心吧。 爺爺的人生,與一個名叫外洋的小村有關,他無論走到哪里,永遠記得村子的河流和等他回家的金娥。 (張文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