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響碧波上的和諧樂章 ————平潭綜合實驗區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7日訊 在碧波蕩漾的平潭島上,海風輕拂,不僅帶來了大海的清新,也見證著海島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步伐。近年來,平潭綜合實驗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緊盯問題源頭,推動實驗區綜治中心持續創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有效提高了各類矛盾糾紛化解質效,為構建平安平潭、法治平潭奠定了堅實基礎。 多元調解 海島矛盾的“滅火器” 伴隨著平潭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把家中閑置房屋改造成民宿現象在平潭屢見不鮮,后田村的李某正是其中一員。 “喂?是君山片區綜治中心嗎?李某請我修繕民宿,誰知道陽臺的支撐塌了,我從樓上掉下來,右手骨折,頭上還縫了十幾針,現在他不想賠錢,你們要幫幫我!” 接到電話后,君山片區綜治中心立即啟動多元調解機制,迅速協調君山司法所、君山法庭、后田村村委會前往事故發生地。經過走訪調查,調解員發現案情并不復雜,但因雙方對補償金額存在差距,才引發矛盾糾紛,使得調解陷入僵局。 調解現場,司法所所長、法官、村干部輪番上陣,一邊引用相關法律法規對事故責任及賠償標準進行剖析,一邊苦口婆心勸慰雙方各退一步。調解員們默契配合,最終,李某和陳某就補償金額達成一致,實現案結事了。這是平潭君山片區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絡高效運作的一個縮影。 要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必須打破部門壁壘,整合各方資源。為此,平潭深入實施“黨建+平臺”項目,推動在各片區綜治中心設立聯合調處中心,由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門共同入駐,整合資源,構建全面覆蓋的多元化解網絡,形成工作聯動、糾紛聯調、平安聯創的新格局。 此外,平潭還邀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調解工作,運用“3+N”聯調模式,積極吸納網格員、五老鄉賢、法律明白人、法律顧問等社會力量組成調解隊伍,廣泛參與調解工作。這些調解員不僅熟悉當地社情民意,還具備豐富的調解經驗和專業知識,為矛盾糾紛的化解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以來,全區綜治中心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69起,調處352起,成功率95.39%。 遠程服務 群眾溝通的“連心橋” 秦某與郜某系朋友關系,二人均為聾啞人。2020年,秦某以生活困難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從郜某處借款三筆,金額共計13000元。其間,秦某陸續歸還部分借款,后因經濟困難,還余2890元無力償還,雙方多次協商未果,從而引發矛盾糾紛。 秦某為聾啞人,無法通過電話溝通,怎么才能聯系上她呢?蘇平片區綜治中心決定由司法所牽頭,會同蘇平人民法庭、實驗區公安局蘇平支隊共同前往秀礁村實地走訪,挨家挨戶打聽,最終獲取到秦某聯系方式并添加上微信。 由于當事人身份特殊,出行不便,秉承著“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便民宗旨,調解員決定采用線上視頻連線的模式進行調解。調解現場采用手寫、視頻、微信文字等多種靈活的溝通方式,并安排了手語老師在線協助,使得雙方能夠充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訴求。 經過溝通調解,秦某一次性現金支付欠款,雙方的債權債務就此了結。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將調解協議推送給雙方當事人進行在線簽字確認,整個調解過程快速、高效、便捷,該起特殊的矛盾糾紛在“無聲”的調解中圓滿化解。 本次調解是平潭首次打破空間壁壘,利用微信視頻遠程調解矛盾糾紛,不僅是矛盾糾紛化解方式的一次創新實踐,更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在特殊群體服務中的生動體現。在科技賦能下,矛調服務能夠跨越地理界限,以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方式,滿足人民群眾特別是特殊群體的多元化服務需求,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到每一個角落。 創新機制 “楓橋經驗”的實踐之路 調百姓之難,解群眾之憂。平潭各級綜治中心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前移端口,選任調解經驗豐富、群眾工作扎實的同志擔任首席專職調解員,設立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工作室,在平潭形成一支“戰斗力強、實戰經驗豐富、群眾工作扎實、有能力有威望”的專兼職人民調解隊伍,把矛盾調解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身邊。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讓我們兩家的關系重修舊好。”調解現場,陳某亮與林某的家人握著調解員的手感謝。 原來,陳某亮和林某系親屬關系,兩家原本十分親近,2014年,林某因生意投資多次向陳某亮借款共計636萬元。此后,陳某亮多次催款,林某則以生意失敗為由僅歸還部分利息,雙方多次為此產生爭執,甚至提出斷絕關系。 好好的親戚真要老死不相往來嗎?其中的矛盾當真不可調解嗎?蘇平片區社會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收到案子后,指派“林建福個人調解工作室”專職調解員介入調解。 該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12月,首席專職調解員林建福調解經驗豐富、群眾工作扎實,配備的9名專職調解員均是曾經從事過政法或調處工作的退休干部。 了解來龍去脈后,調解員們召開專題研討會制定調解方案。隨后運用探索形成的“五式調解工作法”,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了解情況和訴求,找準矛盾癥結,組織多次“面對面”“背靠背”調解,融情于法,釋法說理,最終雙方同意各讓一步,達成和解,二人破裂多年的關系在調解員的努力下得以修復。 擰成一股繩,講好“情法理”。自“林建福個人調解工作室”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0余起,涉案金額近1800萬元,調解成功率98%以上,為推進鄉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新時代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作出杰出貢獻。 平潭各級綜治中心將繼續傳承和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聯動聯調模式,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化解在基層,真正達到“抓前端、治未病”,為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陳菁 通訊員 高淑穎 吳曉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