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倍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海南省瓊海市檢察院綜合履職,推動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護“防線”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2日訊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遭受侵害成為社會關切的痛點和社會治理的難點,其中家庭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 近年來,海南省瓊海市檢察院以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堅持以司法保護助推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保護,在檢察履職中持續強化對家庭教育責任的監督指導和宣傳教育,推動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護“防線”。 強化監護責任監督,助“甩手家長”學會“依法帶娃” 2024年初,瓊海市檢察院在辦理王某等人涉嫌盜竊罪一案時,發現涉案未成年人李明(化名)有非法攜帶刀具等嚴重不良行為,經社會調查發現,正處于青春期的李明素來叛逆不服管教,其父母明顯存在履行監護職責不到位的情況。 瓊海市檢察院根據社會調查,一方面定期對李明父母及李明開展親職教育,另一方面聯合司法社工及李明的父母,共同對李明的嚴重不良行為開展幫教糾正工作。 瓊海市檢察院檢察干警與當事人溝通交流 經過親職教育和幫教指導,李明的父母深刻認識到由于孩子“屢勸不聽”后自己“放任自流”,是家庭監護不力導致李明混跡不良朋友圈,沾染了各種嚴重的不良行為。因此,李明父母誠懇表示今后一定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定期和司法社工溝通監護情況,商量李明的職業規劃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李明改掉了嚴重不良行為和不良習慣。 落實家庭監護,是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防止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的重要手段。2021年以來,瓊海市檢察院對涉案未成年人開展以家庭監護評估為主要內容的社會調查共454次,開展親職教育510次,向存在監護缺失或不當情形的186名監護人制發《督促監護令》。 瓊海市檢察院正是通過這樣的堅持不懈、以“發現一起、督促糾正一起”的執著與韌勁,扎扎實實地促使“甩手家長”認識到錯誤,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對子女的依法監護和管教上,著力“依法帶娃”,有效避免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強化家庭教育指導,助“冷漠家庭”成為“溫暖港灣” 2022年暑假,10歲女孩美美(化名)到親戚陸某家暫住,不料遭到陸某侵害。案發后,美美出現失眠、易怒、幻聽等癥狀,并多次自殘,被診斷為重度抑郁。 瓊海市檢察院受理該案后主動開展司法救助工作,并鏈接心理咨詢、司法社工、專科醫生等資源,為美美提供情緒安撫、心理疏導、針對性治療等綜合救助。 瓊海市檢察院檢察干警在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隨著綜合救助工作的深入展開,檢察官發現,案發后的美美出現嚴重的創傷后應激障礙,治療效果反復變化,與家庭成員屢次發生激烈沖突,屢次自傷自殘。檢察官經進一步進行家庭教育情況調查得知,美美的父母早已離異,美美自5歲起便由父親獨自撫養。案發后,父親對美美缺乏應有的共情和信任,非但沒有及時安撫并平等地進行溝通,反而不停地加以責怪和批評,親子關系十分緊張。美美在極度的孤獨與無助中不斷自責,最后選擇自我放棄,反復出現思想情緒化、行為極端化等問題。 發現問題后,檢察官及時制止、糾正美美父親錯誤的教育方式,并聯合瓊海市婦聯、心理咨詢機構對美美的父親開展多次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其改變不當的教育方式,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理解,學會維護孩子的自尊和隱私。 經過精準的家庭教育指導,美美的父親改變簡單粗暴的教育態度和方式,主動修復親子關系,家庭教育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美美真切感受到家庭的關愛和溫暖,心理問題得到有效紓解,情緒趨于穩定,對學習和生活均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基本單位,對于未成年人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1年以來,瓊海市檢察院結合檢察履職共開展家庭教育指導244次,有效改善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環境,促進涉案未成年人身心恢復健康。 2023年12月,瓊海市檢察院牽頭市婦聯、市教育局共同簽訂《關于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辦法》,推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落細落實,努力讓更多“冷漠家庭”轉變成為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溫暖港灣”。 強化法治宣傳教育,助“留守少年”循法“逐夢而行” 2022年,16歲的趙剛(化名)因伙同朋友持械隨意毆打他人,被公安機關以涉嫌尋釁滋事罪移送瓊海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瓊海市檢察院委托司法社工對趙剛的成長經歷、成長環境、社會交往、犯罪原因等開展社會調查,發現趙剛的父母文化水平較低,對法律常識了解不多,并且常年在外務工,對趙剛的學習生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關心,未能及時發現趙剛的一些不良表現,有時雖有聽說或覺察,但又不在孩子身邊,不知該如何管教。 檢察官在辦案中多次對趙剛進行法治教育。趙剛認識到自己肆意毆打他人的錯誤,對自己一時沖動的行為后悔不已,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學法守法,再也不會做違法犯罪的事。 鑒于趙剛在共同犯罪中系從犯,犯罪情節輕微且具有偶犯、初犯、認罪認罰和案發后對被害人進行賠償且取得諒解等情節,瓊海市檢察院對趙剛做出不起訴的決定。 瓊海市檢察院檢察干警在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瓊海市檢察院在梳理多起涉未成年人案件后發現,類似“趙剛家”這樣監護人常年不在孩子身邊的家庭,由于家庭管束的缺位,如果孩子不能學法、知法、守法,嚴格約束自己,容易遭受不法侵害或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響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為了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瓊海市檢察院把工作重心前移到法治宣傳教育上。 2021年以來,瓊海市檢察院選派20名經驗豐富、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檢察干警組成“法治巡講團”,深入學校、社區、鄉村共開展法治宣傳活動530場,受教育學生11萬余人,其中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開展專題法治教育17場;依托該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法治教育基地,共組織173批1萬余名未成年人到基地參觀并接受法治教育;聯合瓊海市教育局、學校共向70多萬名學生家長發放《告家長書》,督促教育廣大家長依法擔負起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環境里健康成長。瓊海市檢察院被民政部評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先進集體。 下一步,瓊海市檢察院將繼續立足檢察職能,以司法保護為切入點,加強與市婦聯、團市委、市關工委等的協同聯動,督促、引導監護人切實履行監護職責,提升家庭法治教育能力,以實實在在的檢察工作推動“六大保護”綜合發力,切實畫好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同心圓”。 (本報記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