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訴源治理“朋友圈”打造“指尖調解”平臺 ——海南省臨高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能動司法助力法治陣地前移 “法院的訴前調解真是太及時、太有效了,讓我們避免了漫長的訴訟之路,節省了時間和精力……”8月29日,在海南省臨高縣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調解室內,某物業公司負責人王智緊握著調解員的手,滿懷喜悅地表達了他的感受。 這一溫馨的場景,是臨高法院積極推進訴前調解工作眾多實例中的一個生動寫照。近年來,臨高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多元解紛”,充分發揮能動司法,抓實非訴化解,努力營造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匯聚合力,不斷拓展訴源治理“朋友圈” 臨高法院訴前調解團隊用專業與熱情,致力于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他們不斷革新訴前調解的模式與手法,積極探索最優的糾紛解決之道,使得司法服務觸手可及。 近日,記者走進臨高法院訴前調解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明亮的辦公環境,調解員正忙著調解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在臨高縣人民法院,特聘調解員陳賽她耐心傾聽當事人訴情,現場為其答疑解惑 李女士是臨高某小區業主,自2023年5月起,累計拖欠物業費1600余元。在多次催款無果后,物業公司只好訴至法院。 臨高法院在詳細了解案情后,迅速指派經驗豐富的調解員陳賽她負責此案。陳賽她首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了細致深入的溝通,力求全面掌握案件的始末。 原來,李女士長期在外地居住,每年回小區的居住時間寥寥無幾,就以為不用交物業費。物業方代表王智則表示,業主的欠費給公司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陳賽她耐心聽取雙方的意見和訴求,運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調解經驗,細致地剖析了雙方的利弊,努力尋求一個讓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在陳賽她勸導下,當事人逐漸放下了情緒,開始理性地看問題。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并簽署調解協議,一場潛在的訴訟得以和平化解。 在臨高縣人民法院調解室,經過特聘調解員陳賽她的耐心調解下,雙方當事人現場簽署調解協議 “調解員耐心地幫助我們分析證據和情況,講解非訴解決糾紛的好處,適時做好協調溝通和釋法工作,力促調解的達成。”王智說,這一結果讓他很滿意。 陳賽她是臨高法院43名特邀調解員中的一員,今年是陳賽她參與訴前調解工作的第4個年頭。3年多來,她總是耐心傾聽當事人的訴請,協調解決糾紛,并制定調解方案,引導當事人通過非訴方式解決糾紛,避免當事人陷入漫長的訴訟程序,節省時間和精力。 近年來,臨高法院主動融入縣委領導的訴源治理機制建設,不斷拓寬訴源治理“朋友圈”,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為支撐,通過平臺集成基層治理單位、“總對總”行業調解組織、特邀調解員等治理合力,實現基層矛盾糾紛調處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共用,構建社會矛盾糾紛綜合治理網格框架。 截至目前,臨高法院共吸納“總對總”行業調解組織11家、基層治理單位34家、特邀調解員43名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通過訴前調解分流46.21%的民商事案件,為訴源治理起到很好的示范及源頭治理作用。 搭建橋梁,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 為深化臨高縣“三級聯動”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的構建,凝聚調解合力,臨高法院與縣信訪局、縣司法局等相關部門緊密溝通協調,精心籌備入駐工作。2023年初,臨高法院積極向縣委獻策,成功推動了全省首個一站式矛調中心——臨高縣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的建設。 今年5月20日,該中心正式開啟服務之門。臨高法院精心選派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人民調解員共4人入駐,致力于將更多糾紛以非訴方式解決,不斷提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非訴力量在糾紛化解中的專業能力。 近日,臨高法院立案庭法官張亞男在該中心成功調解了一起金融借款糾紛。王某、林某某向某銀行貸款450萬元,王某某、陳某某提供抵押擔保,蔡某某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然而,由于資金周轉困難,借款人僅償還了部分借款,雙方在罰息減免問題上意見不合。 在臨高縣人民法院調解室,特聘調解員符曉紅正在對一起案件進行現場調解 張亞男在詳細了解情況后,與調解員符曉紅一起展開工作。經調查發現,銀行已對該借款進行展期,罰息也從展期后開始計算。張亞男與各方當事人進行了耐心溝通,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協議。張亞男和符曉紅耐心、專業、高效的業務水平,得到了各方當事人的好評。 “通過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和關口前移,有效減少了訴訟案件的增長,實現了各類矛盾糾紛的及時高效化解,降低了社會治理的難度和成本,同時提升了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符曉紅表示。 在提升訴源治理效能的道路上,行業性、專業性的調解力量同樣至關重要。 張亞男介紹,臨高法院已與婦聯等單位建立聯動機制,并與中小企業協會、南京金智云法律調解中心等眾多專業調解組織建立了訴調對接的工作機制,實現了各類專業調解與司法調解的緊密銜接。 在臨高縣人民法院調解室,特聘調解員符曉紅正在對一起案件進行現場調解 此外,臨高法院在訴前調解中心、交通巡回法庭等6個平臺搭建了遠程在線調解平臺,調動各級調解組織及調解力量的積極性,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調解新模式,為調解員及當事人提供了全時空、跨區域的調解服務,實現了真正的“指尖調解”。 臨高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臨高法院下一步將積極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不斷提升多元解紛能力,以更創新的理念、更靈活的形式,搭建群眾與法院的“連心橋”,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努力將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消除在萌芽狀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本報記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