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司法服務便捷高效 ——海南省三亞市訴前調解中心暨三亞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打造“訴訟+五大調解體系” 服務模式 “你好。我要起訴離婚,請問怎么立案?”8月30日上午9時30分,家住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的林女士來到三亞市訴前調解中心暨三亞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訴前引導區咨詢起訴離婚事宜。訴前引導窗口工作人員根據“社會調解先行”的理念,通過平臺將案件分流至入駐該中心的婚姻家事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實現“一窗受理、精準分流”。 該中心的建設,是三亞市司法便民服務的重要舉措之一。 近年來,三亞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為契機,立足多年改革的實踐基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立案+和解+速裁”一體化工作模式。今年6月3日,該中心揭牌啟用,也標志著三亞市在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 據統計,截至8月15日,該中心共計向各個調解組織推送調解案件3706件,化解成功案件727件,尚在調解中案件1212件。 全域立案 實現“全市立案一個門” 走進該中心,寬敞明亮的大廳映入眼簾,大廳內各服務窗口整齊排列,標識清晰醒目。 “您的案子可以申請訴前調解。”“訴前調解是不收取費用的。”在大廳的服務前臺,工作人員面帶微笑,耐心地向前來咨詢的市民解疑釋惑。 該中心設立了訴前引導區、訴訟服務專區、調解專區,具備訴前調解、訴調對接、案件分流等訴訟服務功能,整合中心調解資源,為當事人提供調解、立案等“一站式”訴訟服務。同時,該中心還設置心理咨詢室和代表委員聯絡站,為當事人提供心理咨詢、社情民意反饋等服務。 “真是太意外了,我原本以為辦事得花一個上午時間,沒想到1個小時就辦完了。”剛辦理好立案業務的陳律師從服務窗口前走過來,欣喜地告訴記者。 陳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位于三亞市崖州區,距離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有40公里路程。他日常比較忙,有時候接三個案子,因為管轄法院不同,一天要跑兩家法院立案,有時候得花一個上午的時間。 “我之前就注意到了在這里就可以立案,今天一走進大廳,感覺環境更加寬敞舒適,各種便民服務設備很齊全,接待人員也很熱情和專業。這樣的立案訴服大廳有顏值、有內涵、有溫度,值得五星好評。”談及對該中心的印象,陳律師稱贊說。 新形勢下,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群眾更希望享受到“一站式”司法服務,在訴訟服務中心一攬子完成更多事項,親身體會司法的公開與便捷。 “中心系海南省第一家實現全域立案的訴訟服務中心。當事人不需要因法院管轄而奔波訴訟,可以就近到中心提交申請,從而實現立案。”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梁澤介紹說。 據了解,該中心成立以后,三亞市兩級法院,包括三亞城郊法院4個派出法庭的所有屬于三亞市管轄的民商事、行政、刑事案件,都可以在這里提交訴訟材料。 “對于當事人來說,極大地提升了訴訟的便利性和效率,避免因地域限制而產生的諸多不便,減少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對于法院來說,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案效率,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公眾。”梁澤坦言。 此外,該中心已實現訴訟服務全類型一網通辦。可以通過該中心訴訟服務任一柜臺,甚至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服務平臺”,做到咨詢、立案、調解、開庭、保全、鑒定等訴訟事務一網通辦、一站通辦、一號通辦,努力實現老百姓打官司只進一個門,最多跑一次的目標。 據悉,該中心整合了人民法院、相關行政單位、社會力量等部門的調解職能,是集普法服務、公共法律服務、訴前調解服務、訴調對接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糾紛解決服務中心,致力于從源頭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讓糾紛止于未訴。 聚合解紛力量 不斷壯大行業解紛“朋友圈” 該中心訴訟服務大廳的導訴臺,是當事人接觸訴訟的第一步,也是糾紛分流的第一關。 “您這個案件可以嘗試訴前和解。我們有專業調解員主持。”該中心工作人員每天會根據案情,耐心引導當事人到訴前調解、立案窗口等不同平臺進行辦理。 不久前,一名代理人提著幾大袋材料到該中心訴訟服務大廳。他要代表公司提起3起買賣合同糾紛訴訟。后經訴前調解中心調解,不到一個星期,3起案件全部被成功調解。 9月5日,全國法治(制)媒體采訪團記者在三亞市訴前調解中心暨三亞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開展集中采訪 “你們的調解員很專業,讓我們省心省錢又省時,特別好。”家住大東海的曹先生不由得向專職調解員豎起了大拇指。曹先生受雇從事貼瓷磚、地板工作,因為多次討要不到勞務費,將雇主訴至法院。后來該案在中心登記立案前,雇主決定接受中心的調解。 案件被分到了一個行業調解中心調解。收到案件后,調解員馬上著手調解工作,在了解清楚案情后,不到一個小時就成功和解,雙方當事人都愿意接受和解結果。 “與訴訟相比,訴前和解不僅能夠降低當事人維權的成本,還有簡便靈活、快速高效的特點。尤其在民事案件中,以平和方式化解糾紛,更有利于雙方關系的修復。”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蔣倩坦言。 為了讓糾紛化解在訴前,該中心聚焦群眾需求,廣泛吸收了律師、專家學者、退休司法人員、基層工作者等有較高的法律專業素養、糾紛處理經驗豐富的人士,形成了強大的解紛合力。 該中心目前邀請了杭州市濱江區民安金融糾紛云調解中心、南京金智云法律調解服務中心、三亞市物業管理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13家調解組織進駐,有線下入駐調解員40名、線上調解員197名。當事人可以自主選擇調解員,也可由該中心直接分派。 “該中心實現‘訴訟+五大調解體系’訴訟服務模式,積極擴大訴源治理‘朋友圈’,持續拓展多元解紛路徑,形成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專業調解、商事調解、在線調解相融合的五大調解體系,以點帶面助推協同構建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通道。”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黃春英介紹說。 法官指導訴前調解 打通多元解紛“最后一公里” “這里太方便了!立案、調解、司法確認全部搞定。”一起金融機構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系列案的當事人受益于該中心的服務后給予點贊。 近日,海南自由貿易港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調解員向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駐點中心法官求助,稱有37起某金融機構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系列案,該批案件系某金融機構為客戶辦理貸款,因不同原因導致貸款逾期,他調解了幾次依然無果,于是請求協助。 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法官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當即介入,協助調解員開展調解,并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先勸解并說服當事人后,又到金融機構進行協調。最終,當事人表示認同并配合調解,與金融機構達成了和解,隨后撤訴,案結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內設立小法庭,依托法院派出法庭審判力量指導訴前調解,實行訴源綜合治理,也是中心訴調對接工作的一大特色。 從各業務庭抽調員額法官組成,其中又根據各法官的專長與審理領域,分成若干個團隊,每個團隊對應不同行業領域的調解員隊伍。 法官團隊除了審查案件外,還負責對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對調解員調解過程中的疑難問題給予專業的知識指導。 與此同時,對于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該中心積極構建“特邀調解+法官指導+司法確認”難案精調模式,配置能力強、業務精的調解團隊,重點攻克“骨頭案”,把好解紛的最后一關。 “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構建起分層遞進、繁簡分流、銜接配套的矛盾調處化解體系,有助于增強‘訴源+訴前+訴訟’的協同治理效能。”黃春英表示,該中心將進一步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探索,將多元解紛的重心放在源頭治理、實質化解上,讓人民群眾切實得到解紛實惠,為三亞打造具有當地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貢獻更多司法力量。 (本報記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