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定牢牢記得,炎炎夏日,只消一碗晶瑩剔透的仙草凍,懨懨的胃口便被打開,五臟六腑內的燠熱將一呼而出,形容不出的冰涼與愜意! 仙草大約因為清熱祛火消暑而得名。名字固然頗有詩意,長得卻實在樸實。這草一尺來高,葉似薄荷,略帶絨毛,碧翠鮮嫩,擠擠挨挨,行行排排,寫滿了田間地頭。清風一吹,搖曳生姿,如同身著淡青側襟衫的農家妹子頷首淺笑。 不等暑熱侵襲,大街小巷就有許多桃紅花色的女子擔著帶著露珠的仙草坐在路邊賣。也不吆喝,見人就淺淺地笑,答話聲跟蜜糖一般清甜。羞澀的陽光還在馬頭墻上打轉,仙草早被爭搶光了,價錢很便宜,10元就可買上三五斤,能熬出一大鍋。 暑熱難當,仙草凍既名“凍”,自然是有更Q的吃法。 將仙草曬成干可儲存良久,饞蟲一動,一年四季都可吃到。仙草凍切成小方塊,加入碎冰、蜂蜜、薄荷水攪拌后就大功告成。嘗一口,忍不住全身一激靈,張口哈出冷氣,啊,那滋味真是別樣的清滑冰爽! 大日頭也擋不住我們對仙草凍的熱愛。當誰家有仙草凍的清香飄出時,一大群孩童便歡聚在一起,拍著手唱著久遠的童謠:“仙草凍,每家送;送不完,糊墻洞…………”仙草凍怎么拿了去糊墻洞?是不是說這仙草凍歷來“賤”而容易做?還是刻畫出孩童的頑劣無賴? 我終于有機會品嘗到臺灣傳來的“燒仙草”了。同樣的仙草凍,加入花花綠綠的芋圓、花生、紅豆、黑珍珠等,澆上奶茶,除了有些甜膩,吃起來味道倒不差。追問淵源,竟還是廣東客家人流傳過去的。而在粵港澳地區,也喜歡以土茯苓淀粉調制仙草制作龜苓膏消暑,仿佛同根同源的枝杈深植在廣袤的大地上。 那年,遠在臺灣的根根大伯回來省親,隔了三十多年,昔日的少年早已白發蒼蒼,而一心盼兒歸的老母親已陰陽兩隔………… 白斬河田雞油亮順滑、鮮亮如皺紗的燒大塊、潔白如玉的豆腐丸…………再把滾燙的米酒斟滿來。本房中親人輪番宴請大伯和伯娓,讓他們把心心念念的家鄉美食全部品嘗了一遍。 大伯卻對著桌上大盆仙草凍淚如雨下:“被抓壯丁走的那天中午,姆媽就熬了一大鍋仙草凍,還沒來得及吃…………”他顫抖著舀起一大碗仙草凍,慢慢地咀嚼著滿腔的鄉思。滿桌人的眼圈全紅了………… 我深信,這些泥土味的美食帶著父母長輩的溫度,鐫刻進每個游子的生命年輪,像仙草一般遠伸向碧草連天的千里沃野,青翠蔥蘢。 (戴春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