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山松水寄深情 守護平安助發展 ——2024年全國省級法治報業發展年會暨吉林行大型采訪活動見聞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9日訊 8月26日起,2024 年全國省級法治報業發展年會(全國省級法治媒體社長·總編輯年會)暨“白山松水寄深情、守護平安助發展”吉林行大型采訪活動在長春舉行,為期一周。 來自全國 25 家省級法治(制)報社社長(總編輯)及記者匯聚吉林,分為兩個采訪團,南往臨江,東至延邊,走訪近 20 個基層政法單位,集中采訪“平安吉林”“法治吉林”建設的好典型、好經驗。 長春市二道區綜治中心 綜治雨露潤桑梓 二道區是長春市東部的一個老城區,轄區人口流動性較大、家庭空巢化程度較高,基層治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為此,二道區委在吉林省率先建成實體運行的區級綜治中心,深入推動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努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自2023年11月運行以來,該中心共計接待來訪人員14456人次,平均日訪量73次;平臺累計登記矛盾糾紛10481件,已辦結10464件,辦結率達99.84%。 采訪團走進長春市二道區綜治中心聽取介紹 二道區綜治中心經過歸納總結,創新推出“1+9+N+X”四級聯動社會治理模式。其與“五聯機制”“五心十法”矛盾調解工作法相互縱橫架構,形成矛盾排查化解的“二道模式”。 什么是“1+9+N+X”社會治理模式?據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即1個區級綜治中心+9個街道(鎮)綜治中心+N個社區(村)綜治中心+X個小區(組)矛調陣地。其中,“1”是大腦,“9”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N”是矛盾化解的主體陣地,“X” 則是前沿哨所。 中心調解員徐文學告訴采訪團記者:“我們在調解糾紛時,一直堅持采用公心、細心、愛心、關心、恒心的‘五心’工作法,做到調解與普法、依法與依理、剛性與柔性相結合,促成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p> 二道區綜治中心持續加強與各入駐部門的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警調對接、訴調對接、訪調對接工作機制,形成矛盾糾紛化解分級管理、上下貫通、多元聯建、銜接到邊的高效率、全鏈接、閉環管理運行模式,切實做到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排查預警、多元化解。與此同時,建立由政法委牽頭、派駐紀檢監察組聯動的監督體系,用制度推動綜治中心工作高質量發展。 長春市公安局二道區分局東盛路派出所 “警地融合”護家園 8月26日,采訪團一行走進長春市公安局二道區分局東盛路派出所榮譽室,只見四面墻上掛滿榮譽牌匾:“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吉林省優秀基層單位”……二道區分局副局長、東盛路派出所所長白鑫宇向記者介紹:“榮譽只屬于過去,不代表未來。我們將不斷創新基層治理,一心一意守護老百姓的幸福家園,讓司法為民越來越有溫度?!?/p> 今年以來,東盛路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弘揚親民愛民為民的“扁擔精神”,以黨建引領“警地融合”工作為牽引,強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著力打通治安管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取得顯著成效。 在黨建引領下,該所推動職能歸并、力量融合,不斷擴大基層力量,吸納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和老黨員等群防群治力量,組建社區警務團隊,建立健全“2+2+N+X”聯防聯控機制,完善街面聯防模式,及時掌握轄區各類基礎信息,將警務工作觸角延伸到基層神經末梢。今年以來,該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00多件、收到錦旗20多面,轄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3%、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 今年3月,為加大對治安難點問題的解決力度、優化服務群眾的惠民舉措,由社區民警組成的東盛路派出所“紅扁擔服務隊”順勢而生。 “直播反詐知識、辦理戶籍業務、調解矛盾糾紛等‘十八般武藝’,我們‘紅扁擔服務隊’隊員樣樣精通。”白鑫宇介紹,針對落戶、身份證辦理、駕駛證補辦、學籍所在地查詢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該所全面開通“紅扁擔在線”直播間,“紅扁擔服務隊”隊員通過直播的形式與群眾“零距離”互動,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除此之外,該所還組建“少年志警聯盟”,為學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在轄區學校全面安裝“警察媽媽”信箱,更好地幫助未成年人茁壯成長;為獨居老人、孤寡老人發放急救小藥盒,放置“警民聯系卡”;通過“警察媽媽”一對一認領以及聯合團委社工等組織共同開展幫扶……一項項服務舉措的落地落實,全面推動黨建引領“警地融合”工作在轄區遍地開花。 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智慧司法有溫度 8月26日,采訪團一行在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實地參觀。無論是大要案審判法庭的莊重肅穆、訴訟服務中心的周到服務,還是執行事務中心的緊張忙碌、審判輔助事務集約中心的智慧快捷,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 “我幾年前借給別人幾萬元錢,催要多次,但他就是不還?,F在他在沈陽居住,我想起訴他,不知道可不可以立案?” 在長春中院訴訟服務大廳,一名女士正在導訴區咨詢。導訴人員熱情接待了她,并引導她到立案區的跨域訴訟服務窗口快捷主張自己的權利。 據悉,該院于2019年開通全國跨域立案服務。作為吉林省第一家進行省內跨域立案、成功接收跨省立案的法院,以及全國第一批跨域訴訟服務試點法院,該院已具備了為當事人提供5大類48項訴訟服務事項跨省市辦理的條件。 與訴訟服務大廳僅一墻之隔的是執行事務中心。該中心隸屬于執行局,自2020年7月正式運行以來,以最大限度為群眾提供便利為出發點,設立了執行立案、初次接待、文書制作、網絡查控、拍賣輔助這5個服務窗口,做到事務工作辦理集約化、工作流程標準化規范化,切實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 與訴訟服務大廳、執行事務中心接待和服務群眾的場景相比,審判輔助事務集約中心的工作氛圍則更加緊張、嚴肅。 長春中院按照吉林省高院關于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改革工作要求,運用“一體化推進、機制化落實、智能化運行、系統化管理”工作模式,成立審判輔助事務集約中心。 針對送達工作先行先試,與市郵政公司開展集約一體化送達,著力推進全流程在線辦理、網上流轉、異地集中打印的智慧送達新模式,實現電子送達、郵寄送達和實地送達無縫銜接。目前,長春中院民事、行政審判部門送達工作已實現全部剝離。 今年5月,長春中院在全省首創建立全市兩級法院線下集約統一送達工作新模式,平均送達時長0.5天,節省人力和經費近30%;審判輔助事務集約辦理后,案件平均用時同比縮短37.39天,提升了42.56%。2023年,長春中院審判執行質效在吉林省9個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中排名第一位。 公主嶺市人民法院環城法庭 道交解紛“加速度” “我本來以為要去環城人民法庭起訴肇事方呢,沒想到在交警大隊就解決了這起糾紛,而且針對保險問題還有專人解答,真是太方便了!”不久前,到公主嶺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處理交通事故的王女士對市人民法院環城法庭在交警大隊設立的道交巡回法庭辦案效率贊不絕口。 為拓寬道路交通糾紛化解的渠道,環城法庭聯合交警大隊制定《交通事故矛盾糾紛一體化解工作方案》,并在交警大隊設立道交巡回法庭,通過前端介入,真正實現源頭治理。 記者在公主嶺法院環城法庭體驗道交解紛流程 “2023年初,環城人民法庭被省銀保監局確立為財產保險糾紛訴調對接試點,在道交糾紛調解中引入專業法官、省保險行業協會、市法學會保險法研究會和公益律師提供咨詢服務,在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前開展訴前調解工作,并及時進行司法確認,實現交通事故糾紛從定責、調解到司法確認的‘一站式’服務。”道交巡回法庭的訴前調解員張曉春向記者介紹,截至目前,調解成功并當場履行的道交糾紛458件,成功率達96.7%。 2023年初,公主嶺市人民法院與公安局、平安保險公司(道路救助基金管理者)召開聯席會議,確立了道路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機制。對被救助人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由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極大保障了當事人權益。 此外,經法院訴前委托的訴前鑒定有效避免了單方委托鑒定證明力較弱的弊端,讓雙方權利義務關系更為明晰,能夠有效提高調解成功率和保險理賠速度。 “經過鑒定但未能在訴前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案件爭議焦點已基本固定,進入訴訟程序后,法官能對案件進行準確的繁簡分流,有效縮短案件審理周期,提高糾紛訴前、訴中化解的效率。”公主嶺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李洪鋼說。 2023年至今,環城法庭開展道交糾紛訴前鑒定157件,推動訴前調解成功71件,通過訴前鑒定促進道交糾紛平均辦案天數縮短至26.33天。2023年,環城法庭還結合“無訴示范村”創建活動,設立了智慧便民“微法庭”,并由此與轄區派出所、司法所凝聚“一庭兩所”工作合力,攜手相關部門高效及時解決基層矛盾糾紛,打通治理的神經末梢。 臨江市 “陽光執法”新突破 吉林省臨江市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素享“邊陲明珠、塞北江南”的美譽。 莫愁風月不解語,青山不負追夢人。2019年,臨江市人民政府被吉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確定為法治政府建設聯系點,并于2023年5月被命名為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 8月29日,臨江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李繼成向采訪團記者介紹道:“臨江市緊跟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躬身篤行,不僅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道,更以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臨江為目標,不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2023年10月,《臨江市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實施辦法(試行)》發布,解決了行政執法過程中不透明、不規范的問題,填補了臨江市行政執法建設的空白。”臨江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副書記侯家富告訴記者。 近年來,臨江市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規范權責清單事項要素信息,制定賦權事項清單,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2023年,臨江市制定《貫徹實施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實施方案》,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的制定和運用,建立“首違不罰清單”制度、動態管理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目前,全市共梳理公布各行政執法部門和各鄉鎮(街)行政裁量權基準2293項、“首違不罰”事項112項。 臨江市政府還制定《行政執法領域重點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專項整治工作專班,通過部門自查、向社會公開投訴舉報電話及電子信箱、召開座談會和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搜集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2023年,全市各行政執法部門及各鄉鎮(街道)發現問題52個,全部整改完畢。 在臨江市,執法數據“一盤棋”、執法信息“一次錄”、聯合執法“一條線”、執法監督“一張網”、執法公示“一平臺”,讓行政執法在陽光下進行。全市有28個部門對行政執法人員清單、行政執法事項清單、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事項清單、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等700多條相關信息進行事前公示,同時公示各類行政執法結果信息2540項。 臨江市公安局 “景中有警”更相宜 夏季以來,國道G331沿線的臨江市迎來自駕游熱潮,一時間游客如織、車水馬龍。臨江市公安局創新舉措,在正陽路核心區域設立警務站,構建起“景中有警”的治安防控新格局,成為臨江市旅游警務的一張亮麗名片。 記者在臨江市公安局體驗身份證自助領證機 6月10日,一名游客急匆匆走進警務站求助,稱其孩子不慎走失。接警后,警務站迅速啟動應急機制,通過視頻追蹤與街面巡邏聯動,僅9分鐘便成功找回走失兒童,彰顯了警務站高效迅捷的處置能力。 據了解,臨江市公安局緊緊圍繞“1、3、5”快速反應工作機制,搭建“派出所快速接警、警務室先期處置、群防群治快速支援”三級快速反應體系。根據“節日商圈”安保需求,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以警務站為中心組建群防群治支援點,最大限度縮小出警半徑、提升出警速度。 記者在臨江市法治教育基地體驗VR酒駕毒駕體驗機 7月25日晚,警務站民警在正陽路步行街巡邏時,發現兩名游客因就餐費用問題與店員發生爭執,便立即上前了解來龍去脈。原來,兩名游客點餐后因有事外出一會兒,待返回餐桌繼續就餐時,發現菜品已被服務員收走,遂要求餐廳退還點餐費用。了解情況后,民警從雙方角度出發,指出雙方在此事中均存在過錯,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賠償方案,雙方一致認同,對民警表示感謝。 警務站集多功能于一體,實行網格化巡邏,確保警力快速響應、精準投放。通過優化警力配置與快速反應機制,警務站已服務百姓、處理各類警情數百起,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夜幕低垂,正陽路夜市燈火璀璨,人來人往,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與繁華景象。這背后,是正陽路警務站全體民警、輔警的默默堅守與無私奉獻。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檢察院 用心用情辦實事 近日,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檢察院牽頭,與婦聯、民政局、殘聯、鎮政府組成救助專班,并邀請社會組織負責人,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全某某開展入戶走訪慰問活動。 全某某系一起刑事案件受害人,與其丈夫都是殘障人士,育有一子就讀初中,一家人僅靠低保金維持生計,生活十分困難,其兒子也受到心理創傷。救助專班一行為全某某送去了米面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詳細了解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已享受到的國家政策、生產生活現狀等情況;某手工藝公司負責人對全某某的手工能力進行評估,開展簡單的手工編織培訓;家庭教育指導協會心理咨詢師對其兒子開展心理疏導,幫助其打開心結…… 2022年9月,敦化市檢察院與市婦聯聯合簽發《進一步做好敦化市困難婦女群眾司法救助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五類救助重點對象。此后,兩家單位密切合作,全面梳理救助線索,積極開展線索發現移送、定期會商、信息共享等工作,采取多元救助模式,提供更多維權關愛專業服務。 2022年8月,敦化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提前介入一起養老詐騙案件。 該案中,以犯罪嫌疑人王某甲為首的詐騙團伙分別從網上、路邊攤購買了假鹿鞭和假鹿茸,冒充正品高價賣給老年人,先后騙取被害人邢某某、鄭某某7000多元。敦化市檢察院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第一時間指派檢察官與公安機關偵查人員召開案情研討會,聽取案件具體情況,就案件事實、偵查方向、取證要點、追贓挽損等內容提出引導偵查意見,為案件批捕、起訴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2年,敦化市檢察院投入300萬元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46名檢察干警擔任法治副校長,推出“線上法治課”“法治進鄉村”等教育套餐,受教育師生2萬人次。2023年,全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審查起訴案件32件62人,在5起刑事案件中成功辦理6起涉未公益訴訟案件,聯合社會組織開展社會調查200多次、心理疏導30多次。同時,敦化市檢察院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多元化綜合救助,在民主街道林源社區巴黎印象小區建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個小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進一步督促監護人有效履行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監護主體責任。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人民法院 “智慧執行”破困局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人民法院積極擁抱科技變革,以“智慧法院”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 “智慧執行” 工作,為解決執行難題開辟了新路徑。 近日,一起復雜的財產糾紛案件申請執行人對敦化法院“智慧執行”工作豎起了大拇指。原來,這起案件因為被執行人財產狀況不明,傳統查控手段難以奏效,執行工作陷入僵局。 為破局,敦化法院執行局借助先進的執行指揮管理平臺,迅速調度工作情況,對被執行人的財產信息進行全面、精準查控。通過檢索,執行人員快速掌握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房產、車輛等重要財產線索,使得案件執行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這起案件是該院眾多成功案例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敦化法院“智慧執行”成果顯著。通過執行指揮管理平臺,各節點可視化動態監管、自動化預警成為現實,極大提升了執行工作的規范性和透明度。 敦化法院通過改進辦案模式,打破傳統的“一人包案到底”方式,構建起科學高效的恢復執行案件辦案模式。依托科技手段,運用“E聯辦”等平臺,與市內多家聯動單位搭建信息共享渠道,實現全面布控“一網覆蓋”、執行聯動 “一鍵到位”、協作事項“一網聯辦”。充分發揮府院聯動機制,與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工商聯、金融機構等聯合開展信用修復、誠信激勵,以“負面清單”制約失信人行為,力爭實現“執行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敦化法院還積極探索將“智慧執行”與多元解紛相結合。通過與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等協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形成強大的執行合力。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執行案件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為優化執行策略、提升執行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報記者 周雯 葉永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