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解先行一步 糾紛解于訴前 ————漳州金峰經濟開發區法庭司法為民傳溫情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11日訊 漳州市薌城區人民法院漳州金峰經濟開發區人民法庭地處“中國百強”開發區,轄區人口近30萬人,受理案件類型多樣,年均結案數逾4000件。轄區人口多、企業多、案件多的實際,給金峰法庭的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期待。 “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發展到哪里,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秉持這一理念,金峰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拓展多元解紛機制,構建鄉土糾紛的文化調解站、多元解紛的一線工作站、服務基層的溝通聯絡站“三站協同”解紛格局,持續培厚“案結事了人和”的法治沃土。 漳州薌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文學巨匠林語堂、開漳圣王陳元光的故事在這里不斷流傳………… “語堂先生說:‘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鄰里之間,各退一步,都是小事。”在“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天寶鎮珠里社區的語堂文化調解室,石法官正耐心地調處一起鄰里糾紛。 據悉,黃某與李某兩家人的房屋相鄰而建。近期,因黃某對房屋進行翻修,雜物堆積在房前唯一的共用道路上,影響通行。李某一氣之下在自家門前設置了障礙物,以阻礙黃某家人通行,雙方互不相讓,矛盾愈演愈烈。 為妥善化解糾紛,經矛盾糾紛所在地的珠里社區居委會邀請,金峰法庭法官聯合當地人民調解員在語堂文化調解室開展就地調解。在法官和調解員的釋法析理和耐心引導下,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語堂先生的妙語對于我們開展調解工作大有裨益。”談起語堂文化調解室的設立,金峰法庭庭長肖基靖深有感觸,“我們總結提煉了多年來的調解經驗,從包容豁達的語堂文化中汲取解紛智慧,打造了語堂文化調解室,解紛成效很明顯。” “感謝法官幫我們拿回了辛苦錢!”游某握著法官的手激動地說,這起涉多人的農民工欠薪勞動爭議糾紛就此圓滿化解。 游某系某園藝公司員工,其與公司勞動糾紛經仲裁調解后,因該公司拒不履行款項支付義務,游某遂向法院申請執行。在執行中,金峰法庭法官了解到該園藝公司尚欠多位農民工工資近24萬元,為妥善化解糾紛,金峰法庭啟動“窗口服務”機制,與區勞動仲裁部門開展聯合調處,最終促成該公司主動履行。 “在金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設立勞動爭議巡回審判點,是金峰法庭深化‘園區楓橋’機制建設,通過聯合區人社局、勞動仲裁部門等開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薌城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歐陽江華介紹,“巡回審判點的設立也有利于及時、就地化解轄區職工和企業勞動糾紛,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落下的一聲脆響,一場因養老問題糾紛的巡回審判在漳州轄區一養護院拉開序幕! 黃某與李某系夫妻,夫妻倆與養護院簽訂養老服務協議,約定由養護院向黃某提供養老服務,黃某與李某按期支付服務費用。協議履行后,三方因服務費支付問題產生糾紛,養護院將黃某與李某起訴至法院。 “考慮到黃某與李某年齡較大,且行動不便,我們將審判法庭搬到養護院,希望能用最方便群眾的方式審理案件。”庭審現場,王法官結合當事人陳述,理清爭議焦點,針對性進行釋法析理,并積極運用調解方式推動矛盾糾紛有效化解。 “通過巡回審判的方式,同時邀請了代表委員以及民政局、養護院職工代表、群眾到場旁聽庭審,既實現了法治宣傳教育效果,又讓社會更加關注和支持養老事業,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漳州市政協委員沈淑惠在庭審結束后的座談中談到。 (本報記者 黃杰 通訊員 林小燕)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