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更有優勢,生活彰顯品質,基層充滿活力。盤錦作為北方“魚米之鄉”,更是一座宜居宜業城市,靈山秀水之側是盤錦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觀念。 近年來,盤錦市中級人民法院及轄區集中管轄基層法院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形成專門化審判體系,制定了《環境資源案件審判實施細則(試行)》,成立了環境資源審判庭,采取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模式,統一環境資源案件裁判尺度,提升環境資源案件審理質量。 堅定有力 筑牢法治屏障 打通“中樞大腦”,激活“末梢神經”。盤錦兩級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嚴格落實綠色原則,依法追究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人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有效保護國家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安全。 2021年8月,董某某使用粘網和誘鳥器,在盤山縣石新鎮某村稻田地處獵捕17種野生鳥類,造成881只野生鳥類死亡,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胸鹀50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脅繡眼和藍喉歌鴝各1只,紅喉歌鴝3只,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灰頭鹀等鳥類829只。 盤錦市人民檢察院對董某某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董某某支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405500元,并在媒體就其非法獵捕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 “案發地所在的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面積最大的濕地,董某某的非法獵捕行為造成野生鳥類大量死亡,不僅破壞生物多樣性,而且打破濕地生態系統的平衡,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盤錦中院環資審判庭副庭長孫繼晨告訴記者,法院在董某某已承擔刑事責任的情況下,依法支持檢察機關提出的民事公益訴訟請求。 立足長遠 守好關鍵防線 2020年12月,張某某在未辦理用地手續情況下,擅自占用盤山縣壩墻子鎮某村26.76畝基本農田挖坑用于水產養殖。2021年3月,盤山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責令張某某恢復土地原貌和原種植條件,并處罰款47.93萬元。張某某拒不履行該行政處罰決定,并繼續在案涉地塊挖坑用于水產養殖,水深最淺處達二三米。 “經司法鑒定,張某某非法破壞基本農田挖坑的行為,使農田土壤損毀嚴重,破壞了作物生長環境,失去種植作物的生產條件,造成了農田嚴重損害。”孫繼晨向記者介紹,法院經審理認定張某某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其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盤山縣自然資源局已將行政處罰未履行事項向盤山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2023年8月,盤山縣法院執行局公告強制執行恢復土地。 “我們還與公安、自然資源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協作機制的實施方案》,組織召開聯席會議,深化環境資源審判行政執法、司法協調合作,共同打好環境資源保護‘組合拳’。”盤錦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林向記者介紹道。 科學謀劃 創新實干破局 以“創新”破題,拓展生態修復“新樣板”。盤錦中院堅持懲罰與修復并重的恢復性司法理念,積極運用司法手段恢復受損生態環境,保障修復效果。整合全市環資審判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培塑生態修復司法教育陣地。 8月15日,遼寧省盤錦市紅海灘司法保護基地正式揭牌,這是盤錦中院聯合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打造的融合巡回審判、法治教育、環保宣傳和生態修復等一體化的多功能司法保護基地,目的是引入“增殖放流”“補種復綠”等替代性修復方式。 盤錦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曹錦麗告訴記者,紅海灘司法保護基地作為盤錦法院設立的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是盤錦法院踐行生態立體修復理念,探索生態修復新模式的重要嘗試。 盤錦中院通過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積極探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新模式、新路徑,用優質環境資源司法舉措打造出盤錦生態司法保護的一張“新名片”。 (記者 葉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