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靖圓警務區三級警長許乃軍扎根基層、懲治犯罪、服務群眾,他就像———— 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12日訊 9月27日清晨,微風挾著初秋的燥意,漳州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靖圓警務區三級警長許乃軍到單位與同事交接工作后,便提著行李趕赴外省,開啟新一輪追逃抓捕行動。 這是許乃軍8年多從警生涯中的普通一天。自2016年入警以來,他歷經巡特警、刑偵、治安崗位的多重磨礪,不僅錘煉出一雙“千里眼”,穿透復雜案情,直達真相;更磨礪出“巧舌頭”,耐心勸解,普法反詐;加之他那雙行走于街巷的“鐵腳板”,用實際行動丈量著對人民的深情與責任。 因工作成績優秀,許乃軍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嘉獎2次,榮獲“優秀公務員”稱號3次。每一項榮譽都是對其忠誠履職、心系群眾的最佳注腳。 “千里眼”:洞察秋毫的破案能手 在案件偵破工作中,許乃軍善于鉆研、勤于總結,在海量線索信息中循線追蹤、深研細判,煉出一雙洞察秋毫的“千里眼”。 “這條線索肯定還能深挖,這幾天我去工地摸底排查一下。”2023年8月9日,靖圓警務區收到一條舉報線索,稱有人瘋狂盜采高嶺土。許乃軍敏銳察覺到嫌疑人極有可能是慣犯,遂將轄區所有涉及非法采礦類的舉報線索逐條重新梳理研判,不錯過任何細節。 為進一步核實情況,許乃軍和同事還采取隱蔽偵查、物建信息員等方式,全面梳理犯罪團伙采取的注資、盜采、運輸、交易等環節。經過1個月的摸排,終于在靖圓片區古湖村的一工地成功查獲一起非法采礦案。 “看這記錄,應該不止一個團伙,我再去查下收貨商家這條線。”許乃軍再次憑借細膩的洞察力,從嫌疑人手機里發現新的線索。果然,一條非法采礦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而后,高新區分局成立專案組,經過艱難偵查取證,先后打掉3個盜采高嶺土的犯罪團伙,破獲3起非法采礦案,其中1起系省督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上網追逃6名,移送起訴7名;累計查扣涉嫌非法采礦的運載土方車20輛、挖掘機6輛、鏟車1輛,凍結涉案資金3709.14萬余元,有力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在一個個案件分析、一次次抓捕行動中,許乃軍迅速成長。無論是復雜的案件偵查,還是緊急的救援行動,他總能跟隨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 “巧舌頭”:苦口婆心的反詐先鋒 “阿姨,手機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了嗎?一定要實名認證哦。”近日,記者跟隨許乃軍進社區開展反詐宣傳,只見他對群眾總是事無巨細、反復強調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的重要性。 在反詐工作初期,由于勸阻話術晦澀、溝通交流生硬,許乃軍時常吃“閉門羹”。但他不氣餒,圍繞詐騙類型逐一剖析作案手法、掌握慣用伎倆、制定專業勸阻話術,在不斷實踐中練就一張“巧舌頭”。 8月底,高新區分局收到詐騙預警————51歲的蘇阿姨疑似被詐騙,當天下午遂叫其到局里了解情況。一開始,蘇阿姨言辭閃爍、心事重重,說話間不時看向家人,許乃軍見狀叫其家人回避。“阿姨,現在就我們倆了,不用不自在。你多說點,我們才好幫你追回錢款!”在許乃軍的溫和引導下,蘇阿姨開始吐露實情。 原來,蘇阿姨在網絡上認識了一個男子,在日常交流中漸漸墜入網戀“愛河”。男子以“為了以后倆人的生活著想”為借口,引誘蘇阿姨在“投資平臺”投資了十幾萬元,當天早上還向其郵寄了價值10萬元的黃金。 聞言,許乃軍迅速叫同事攔截了該快遞。“不,他不可能是騙子!”蘇阿姨開始情緒激動。“阿姨,你冷靜點,聽我分析,你去平臺看看里面的錢能不能提現?”看到平臺上“無法提現”的字眼,蘇阿姨這才恍然大悟。接著,許乃軍耐心地向蘇阿姨分析騙術的每一環節:“這種騙子通常‘廣撒網’,主動結交認識,乘虛而入,然后‘包裝身份’,接著‘畫大餅引誘轉賬’…………” “通常遇到這種案件,我就是靠‘巧舌頭’去耐心反復講、換著花樣講,最大限度將反詐、防詐知識送到群眾手上、宣講到群眾耳中、刻在群眾心里。”這就是許乃軍反復念的“反詐經”。 “鐵腳板”:走街串巷的社區衛士 “乃軍太會走路了,那腳像鐵打了一樣,怎么都不會累。”這是同事對許乃軍的評價。許乃軍“鐵腳板”的真功夫,是他一得空就深入轄區走街串巷鍛煉而成的。“靖圓轄區外來務工人員多、工地廠房多,人口流動性大。我得多走走,才能摸清轄區底數,保證治安要素的管控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許乃軍告訴記者。 “我朋友和她媽媽吵架,被趕出家了,心情不好想自殺。你們能不能過來幫忙?”6月12日凌晨,許乃軍接到群眾小彭報警求助后迅速出警,憑借對轄區的熟悉度,3分鐘便到達現場。許乃軍一看,小彭的朋友竟是老熟人小林。此時小林已站立不穩,出現滯睡情況,一問才知小林吃了過量安眠藥。許乃軍立即一路開警燈,火速將小林送往醫院洗胃,并電話聯系其母親到場。 經治療確認無生命危險后,許乃軍將小林移交給其母親照顧,并做思想工作:“你家這情況,先前轄區走訪的時候我有了解到。小林的抑郁癥,該治就得治。”小林媽媽聽后,內心充滿后怕與自責。 次日,許乃軍專程前往小林所在的村委會,鄭重地叮囑村干部要密切關注小林的身心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務必立即與他聯系。 “基層工作就是這樣,沒有捷徑,多走走、多問問、多記記,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聯系群眾。”如今靠著這副“鐵腳板”,許乃軍已成為轄區群眾的“知心人”“守護神”。扎根一線基層,懲治犯罪、服務群眾,他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用行動守護群眾! (本報記者 洪凌霄)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