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山監獄民警童磊碩作為服刑人員矛盾糾紛化解實務試點項目負責人,努力探索矛盾化解“ 最優解”—— 讓“楓橋經驗”扎根高墻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16日訊 今年1月起,省監獄管理局在倉山監獄、武夷山監獄試點開展服刑人員矛盾糾紛化解實務試點 項目。常年深耕在服刑人員教育改造一線的倉山監獄民警童磊碩成為該項目負責人。 “在群體生活中,發生矛盾極為普遍,但是我們要時刻警惕在特殊群體中發生的矛盾。”童 磊碩表示。 童磊碩(中)在“服刑人員矛盾化解”專題培訓班上向民警授課 啟端:將矛盾化解在萌芽 今年2月,在武夷山監獄“獄內楓橋·大紅袍茶話坊”個別教育工作室里,兩盞清茶散發著芬 芳的茶香,監獄民警采用巧妙的溝通技巧,以茶論理,成功化解服刑人員李某和陳某的矛盾 。 “這本《罪犯矛盾化解實務技術手冊》非常實用,對我們開展服刑人員個別談話教育、化解 矛盾糾紛,可謂‘錦上添花’。”在武夷山監獄試點監區,民警將手冊中的技巧與當地特色 的“茶文化”相結合,努力探索服刑人員矛盾化解的“最優解”。 《罪犯矛盾化解實務技術手冊》是童磊碩結合自身實踐,從近年來高墻內發生的服刑人員矛 盾糾紛中梳理出頻率高、代表性強、化解難度大的典型案例,歸納梳理形成的標準化、模塊 化、流程化的矛盾化解方法,包括拉近關系技術、控制談話方向技術、有效達成和解技術等 內容,是監獄民警妥善處理服刑人員矛盾的“工具書”。 遇到服刑人員矛盾,“肯定”和“復述”是矛盾化解工作的基礎。“肯定他好的表現,復述 他表述的內容,讓他明白民警‘有在聽’‘能聽懂’,從而打開心扉。”有民警表示,運用 《手冊》中的方法,可以跟服刑人員建立信任,精準抓住矛盾雙方的需求,讓無數矛盾和積 怨在這一步得到有效控制。 發展: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你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減刑,但是你一次又一次做出違規行為,這些行為是讓你獲得 了減刑,還是讓你的減刑被不斷耽誤呢?”今年4月,在武夷山監獄試點監區,一監區民警運 用《手冊》中的“需求與行為分離”技術進行勸導教育,讓服刑人員陳某陷入了深思。 陳某在服刑期間多次與同改發生糾紛,是監區有名的“刺頭”。他的教育轉化過程至今令童 磊碩印象深刻。而他的改造轉折,發生在收到家人的一封來信后。 “女兒說媽媽管她太嚴。”“我愛人很頭疼女兒的教育問題,經常跟女兒發生沖突。”處于 嚴管期間的陳某看著妻女的信件有些無奈,“身處監獄的我什么都做不了……” 了解到陳某想要緩解妻女矛盾,民警運用“以家人關系模式切入改變”的方法,按照《手冊 》里的溝通技巧逐字逐句指導他回信。信件一來一回,陳某與家人的關系變得更為緊密,妻 女矛盾也有明顯改善。 同時,在民警潛移默化地教導下,陳某學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溝通技巧,不再與其他服刑人員 發生沖突,還被選為監區矛盾化解員,調解同改間的矛盾。“我看著他們吵架,想到之前的 言行,不同的表達方式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明明不想動手傷人,由于太過沖動,造成‘兩 敗俱傷’的結果,這并不是我想要的。”解除嚴管后,在民警的引導下,陳某專注自身改造 ,努力控制情緒,嚴格遵守監獄的規定,讓民警及家人都見證了他的蛻變。 “陳某最初將矛盾的發生歸為‘外因’,在童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將他的行為和結果分別點 出后,他就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能否帶來想要的結果,從而將矛盾歸為‘內因’,促進他的改 造。”試點監區民警說。服刑人員矛盾化解方式方法因人而異,《矛盾化解實務技術》也在 實踐中不斷完善、實時更新,梳理出最切合實際的解決辦法,供民警參考學習。 結果:讓“楓橋經驗”扎根高墻 “今日作業:服刑人員因用水問題發生矛盾,你會如何處理?”在試點單位矛盾化解小組工 作群里,學員紛紛錄制出自己的答案。“聽取談話錄音,不斷總結復盤,對不足之處提出整 改意見,可以讓‘好技巧’得到‘好運用’。”童磊碩表示,這個方法類似“學習外語”, 通過反復“練”,讓民警由強化“記憶點”進而掌握“知識點”,最后轉化為民警的“技能 點”。 服刑人員矛盾化解項目實施以來,民警累計化解矛盾近200起,30名重點服刑人員改造表現持 續穩定,試點監獄改造風氣不斷向好發展,達到了“化解一事、教育一片”的效果。“以高 墻內的平安維護社會大局的穩定,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童磊碩說道。 (潘雯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