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25日訊 “網絡交際”是當下互聯網時代較為普遍、便捷的社交方式。但這一方式,也常被不法分子盯上,他們以“交友”之名實則行“詐騙”之事。最近,漳州市高新區的王先生,就經歷了這樣一場“交友”詐騙。 前不久,忙碌了一天的王先生像往常一樣,在休息間隙刷微博。一條“同城交友”的廣告映入眼簾。出于交友的目的,王先生未加多想便掃描了廣告商的二維碼。隨后,他被鏈接引導,下載了一個交友軟件。一位自稱“牽線員”的陌生人通過軟件添加他為好友。 “只要完成簡單的刷單任務,就能開啟同城約會的浪漫之旅。”“牽線員”用極具煽動性的話語向王先生作出“承諾”。雖然心存疑慮,但一想到可以免費跟美女約會,還能返利提現,王先生難免心動。 在正式進入“刷單”環節之前,“牽線員”先進行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操作————她巧妙地引導王先生卸載了手機上的“國家反詐中心”APP,聲稱該軟件會干擾他們的正常交流,影響約會進程。這一舉動,無疑為后續的詐騙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 “牽線員”告訴王先生,平臺內的商品購買需要積分,而積分的獲取方式則是通過在該軟件平臺內進行賭博(買大小)。此時,已經上頭的王先生在對方的誘導下,還是選擇了嘗試。 接著,王先生被拉入一個QQ群,群內氣氛熱烈,似乎已經有人成功取得“同城約會”資格了。在“牽線員”的指示下,他通過微信紅包轉賬和手機號碼充值的方式,支付了1980元的“高級套餐”。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完成充值后,王先生很快被告知因“操作違規”,需要重新充值以恢復資格。 “咋感覺像詐騙!”“向詐騙人員轉賬是會有安全提醒的,你沒收到提醒就說明我們不是。”王先生的疑惑被“牽線員”一一化解,隨后取現出來的330元也令其完全放下了戒心。 之后兩天,王先生被“牽線員”的話術引導,以“刷單返利”“信譽保證金”“系統錯誤”等名目,不斷進行轉賬、發紅包、刷單。其間,“牽線員”還讓群里的“托”鼓動王先生,讓其相信,只有繼續充值才能挽回前期的損失。 隨著一次次的追加充值刷單和轉賬,王先生的損失數額逐漸增大,進行多達60筆的轉賬操作,累計金額15萬余元。當王先生滿懷期待地再次嘗試提現時,又遭遇了取現失敗,“牽線員”又編織謊言,稱因其信譽分不足,還需進一步充值以提升信譽。至此,王先生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陷入的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接到王先生的報警后,漳州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高度重視,迅速抽調經驗豐富的8名民警組成精銳專案組,立即展開深度研判,成功攔截凍結了部分資金。隨后,在市、區兩級刑偵部門及主戰中心的緊密聯動下,專案組成員根據線索遠赴省外多地,歷經數千里奔波,終于將兩名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警方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切勿輕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和誘惑性信息;不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不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反詐APP是保護個人財產安全的重要工具,切勿輕易卸載;任何要求先行墊付資金、通過賭博或非法途徑獲取利益的刷單行為,均屬詐騙;一旦發現被騙或疑似被騙,應立即停止所有操作并報警,配合警方調查取證。 (本報記者 洪凌霄)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