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筑兩岸“連心橋” 打造融合新“楓”景 ————清流縣賴坊鎮傾情服務臺胞臺企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25日訊 清流縣賴坊鎮位于清流縣東南部,先后引進了13家臺資企業入駐,是三明市臺資企業最多的鄉鎮之一,也是國家級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臺胞的融合和臺企的發展,讓早年的“莫慌莫慌,還有賴坊”發展為如今的“詩和遠方,就在賴坊”,走出了一條鄉村舊貌換新顏的新發展道路。 究其原因,離不開賴坊鎮近年來深入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涉臺楓橋”新機制,傾情留臺胞安家、傾力助臺企發展、傾心為臺商傳承,讓臺胞們在鄉村融合有歸屬、產業發展有支撐、代代認可有傳承。 真心服務臺胞 傾情留安家 今年已78歲高齡的簡文通先生,已扎根賴坊十二載。其早年在臺灣新北市耕耘多年,培育出聞名遐邇的“大熊櫻花園”。2012年,他受邀來到福建,對清流縣得天獨厚的櫻花生長氣候一見傾心。 初來乍到賴坊,面臨政策環境尚不明晰、人際關系待熟悉、生活習慣需適應等諸多挑戰,簡先生經過反復的溝通與實地考察,決定在賴坊姚家村承租了2000畝荒山,簽訂了長達55年的租約。究竟是何種原因促使他下此決心? 原來,賴坊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縣對臺工作會議精神和決策部署,高度重視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工作,靶向服務臺胞需求,依托爭取的“天籟古坊”產業強鎮、歷史文化名鎮基礎設施提升2個億元以上的專債資金項目,融入臺灣元素,圍繞櫻花園旅游發展建設配套設施,推進櫻花廣場、道路白改黑、文化交流基地、觀景臺等32個項目建設。 在三月前后的櫻花盛開季,該鎮每年舉辦的“福建·清流(賴坊)櫻花文化旅游季”活動享譽全國,面對“爆發式”增長的游客,賴坊鎮全體村民、干部、返鄉大學生自發開展“志愿服務”,變身為旅游“推薦官”“小顧問”“交通疏導員”等,讓游客親切體會到櫻花的浪漫和當地人民的熱情。自2018年開園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120萬人次,僅2024單年為企業和當地百姓創收近2500萬元,實現一產三產融合發展,企業村民聚力共贏。 致力臺企培育 傾力助發展 無獨有偶,來自臺灣苗栗的鄧國光,14歲開始便跟著父親做茶。其哥哥鄧國權是臺灣地區有名的茶王,曾連續三年在臺灣東方美人茶評選中奪魁。 早前鄧國光在安溪種茶時,被清流朋友帶到賴坊的大豐山茶廠,一眼便看中了這里的環境,并帶了一把土回安溪化驗。經檢驗,鄧國光發現當地土質好,氣候也和老家苗栗很相似,適宜種植東方美人茶。帶著滿心期許,鄧國光來到賴坊投資,開展茶園建設,最終成功開發了300余畝的優質茶園。 像這樣的例子,在賴坊鎮不勝枚舉。近年來,賴坊鎮黨委、政府瞄準臺企發展理念新、發展思路好,國內有政策支持等優勢,根據地方特性,大力推動臺企與當地農民合作,發揮“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帶動作用,逐步形成輻射帶動周邊村產業發展和村民就業的“互惠共贏”的良好局面———— 南山村村民與臺企共同成立“三林農業”合作社,賴武村村民合資承租幾百畝土地種美人茶,每年帶動農民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適時引進浙江、泉州等地客商與臺企共同開發建設優質茶葉加工標準生產線,打造“可視化”觀光工廠,不僅增加了2000余畝的種植面積,也擴展種植如青心大冇、龍井、鐵觀音等品種,毛茶年產量達950噸,全產業鏈產值達4.02億元。 提供涉臺保障 傾心為傳承 9月4日上午,賴坊派出所戶籍室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問詢之后得知是臺商鄧國光的侄兒、鄧國權的小兒子————鄧智先來辦理居住證。“我們對于‘臺二代’的到來已經不感到稀奇了,他們已經融入我們當地。”賴坊派出所戶籍民警告訴記者。 在查驗相關資料后,戶籍民警很快將居住證辦好交到鄧智先的手中。 為讓更多的“臺一代、臺二代”感受到鄉村的和諧與溫情,賴坊鎮黨委、政府不斷聯動派出所、司法所、法律顧問、駐鎮法官、“兩委”干部等各方力量,學習和掌握涉臺政策法規、組建專業化的涉臺調解隊伍,并依托鎮村兩級綜治中心,成立多元解紛工作領導小組,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優的效率處理矛盾糾紛不過夜、不出村、不上交。 同時,聘請臺胞作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鄉村指導員”,配備專門辦公場所,便于常態化參與到村內社會治理、鄉風文明和經濟發展中去。“我把清流看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村里也把我納入村民行列。猶記春節時,我受邀參與到‘抬菩薩’的民俗活動中,真切感受到了村民的善良和淳樸。”簡文通說。 “海峽難隔鴻雁,歲月不改人心”。在這個櫻花“慢”鎮,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相互交融,兩岸融合擘畫出一幅動人和諧新“楓”景。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葉吉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