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如何”之問的最優解 ————三明車站派出所有個“老黨員示范崗”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21日訊 有著客家建筑風格的動車三明站坐落于三明市三元區,日均開行列車23趟次、發送旅客2500人次,最高峰時達8000人次。然而,接踵而來的探親、旅游、務工“潮汐客流”,成為只有15名民警的三明車站派出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 如何科學管帶民警隊伍?如何提高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如何優化轄區治安環境?為答好“三個如何”之問,三明車站派出所積極探索,在各重點崗位設立“老黨員示范崗”,堅持“一名老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發揮所內4名老黨員優勢,引領全體民警開拓創新。 扎根紅土鑄警魂 時代畫筆,勾勒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在三明這片熱土上,一代代革命先烈用赤誠與鮮血鑄就了氣貫長虹的紅色精神。這抹生生不息的“紅”,亦翻涌在三明車站派出所民警的血液中。 不久前,三明市博物館的中央蘇區革命紀念館內,在黨齡28年的老黨員鄭伯盛的講解帶領下,三明車站派出所民警緩步向前、仔細聆聽,不時駐足頷首。 “我們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豐富、紅色文化厚重的獨特優勢,由政治素養過硬的老黨員擔任政治教員,常態化開展紅色教育。全警汲取紅色偉力、激活紅色基因,夯實隊伍忠誠純潔的可靠基石。”三明車站派出所所長黃薇告訴記者。 沿著忠誠的足跡,探尋忠誠的印記。近年來,三明車站派出所堅持把政治建警、紅色礪警、文化育警貫穿始終。以老榜樣帶動新力量,老黨員在政治學習中率先垂范,青年民警上行下效,該所每兩周開設一次老黨員思政課堂,讓老青兩代人在沉浸式紅色氛圍中,一起憶初心、談感悟、說理想,凝聚起派出所的精神脊梁,造就紅色警營的獨特新韻。 俯身傾心護民安 “民警同志,請幫幫我,我女兒要一個人買票跑去杭州。”2023年1月18日,正在動車三明站安檢口立崗執勤的黨齡31年的老黨員馮俊接到群眾求助,稱其14歲女兒獨自購票離家出走去杭州,請求民警幫助尋找。 根據提供的信息,馮俊立即聯系指揮室同步尋找。很快,馮俊便在即將發車的D3240次列車停靠的站臺旁找到該女孩。經過馮俊的耐心溝通,女孩終于放下心結,與母親一同回家。 這是“老黨員示范崗”傾情為民的一個縮影。與此相對應的,是近3年來該所老黨員共獲得錦旗10面、收到感謝信25封。 數十載藏藍歲月,老黨員靠著自己的“鐵腳板”與“記事本”,與轄區沿線居民結下深厚感情。他們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將掌握的情況建立成庫,并一一對癥下藥: 針對轄區點多線長,他們在沿線村莊建立“鐵路治安聯絡點”,警民攜手,共護路安; 針對村民為求便捷穿行鐵路,他們主動聯系三明市護路辦、中鐵南昌局永安工務段等部門,在鷹廈線重點區段兩側加裝16公里防護柵欄網,設置“紅外線感知語音警示喇叭”22個; 針對孩童在鐵路周邊玩耍易發生危險,他們對接沿線15所中小學建立“愛路護路”宣傳站。3年來,老黨員累計開展安全宣傳150多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6萬多份,受教育群眾達5500多人次。 伴隨著鐵路鋼軌的延伸,“老黨員示范崗”也成為線路上不可或缺的“道釘”。 薪火相傳再出發 傳道授業解惑,打造警務人才蓄水池。為進一步提升青年民警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近年來,三明車站派出所深入實踐“師帶徒”工作機制,立足“老黨員示范崗”,為青年民警選好“領路人”、樹好“風向標”,加快青年民警成長成才。 “經過師父的教導,我同沿線群眾的聯系更緊密,大家也能聽進去鐵路安全知識,沿線治安環境良好,群眾人身安全更有保障。”線路崗位上,青年民警王澄剛結束完一天的巡邏,靦腆地笑著說。 王澄的師父許錫明,黨齡35年,以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知識,手把手傳授關于案件分析、現場勘查、執法安全、詢問技巧等技能。不到半年,王澄便從新手迅速成長為合格的辦案民警,參與偵破多起案件。 以“一警多能”為培養目標,采取“一對一”輪崗跟班作業,“老黨員示范崗”并行成為“老帶新”實踐課堂。截至目前,三明車站派出所已結成5組師徒對,涵蓋綜合指揮、執法辦案、執勤警務等多崗位。 隨著“老黨員示范崗”的不斷深入推進,一批“站位高、業務精、能力強”的青年人才涌現,有效補強隊伍人才梯度。近3年來,35歲以下青年民警共獲“優秀公務員”稱號3人次、“最美基層民警”榮譽1人次,獲個人嘉獎5人次。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林敬凱)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