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無聲卻有情 ————一場成功跨越溝通阻礙的庭審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4日訊 近日,南靖縣人民法院土樓法庭,一場特殊的庭審正“無聲”進行。不同于往常,這場庭審的現場,紙張翻動、鍵盤敲擊的聲音格外明顯。 庭上,法官與當事人交流的方式也不同以往————法官電腦打字、手寫記錄以及手勢語言成了庭審交流的主要方式;兩位當事人則以手勢回應和在手機上輸入文字的形式,作出相應反饋。 2022年11月,被告賴某因資金周轉之需,多次向原告謝某借款。然而,借款到期后,賴某僅償還了部分債務,雙方就剩余還款金額產生了分歧。在多次催討無果后,謝某向土樓法庭提起訴訟,以期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對于承辦法官而言,審理聽障人士的案件無疑是一項挑戰。為此,法官在庭審前做了大量細致入微的準備工作。法官深入被告所在的鄉村走訪,了解到賴某在外地從事外賣工作,目前不在本地,且雙方當事人在借款時并未明確約定具體的還款期限,這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 在全面掌握案情后,鑒于雙方當事人曾有過交情,法官不遺余力地進行了多次調解嘗試。遺憾的是,調解未取得預期效果,法官遂決定開庭審理這起借貸糾紛案件。 庭審過程中,溝通障礙顯而易見,且被告身處異地,只能通過線上方式參與庭審。為了解案件的具體情況,法庭工作人員創新性地采用了書面交流、手機輸入等多種溝通手段。 開庭前,法官與當事人進行了深入溝通,并關切地詢問是否需要手語翻譯服務。雙方均表示無需此項服務,這無疑也給法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我把字體調大了一些,這樣你們能看得更清楚嗎?” “如果在庭審中有任何法律術語讓你們感到困惑,請隨時寫出來,我們會為你們詳細解答。” ………… 在法官和法庭工作人員的悉心引導下,盡管當事人難以用言語即時交流,但他們仍成功克服了溝通難題,使得庭審得以順利進行。 經過嚴謹細致的法庭審理,法官當庭宣判,認定謝某的訴訟請求合理,并裁定賴某在判決書生效后的十日內向謝某償還27394元。 土樓法庭在審理這起借貸糾紛案件時,面對雙方當事人均為聽障人士的特殊情況,成功跨越了溝通的重重阻礙,在無聲的世界里作出了公正的裁決。 庭審無聲,司法卻飽含深情。 (本報記者 蔡欣利 通訊員 魏明東 陳偉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