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在家翻看書籍,任火的《漢字百味》,讀他對“出”字的解讀:出,上面一個山,下面一個山,意思是從里面到外面。 友人打來電話:天氣正好,秋色宜人,出去走走! 出!真是遂心之約。目的地:縣城周邊的高唐賴地村。這個村的村尾有座將軍峰,兩山夾峙,幽谷迷津,細水流長。行程:21公里。 對我而言,沒有那么多的徹悟,出,只不過是一場說走就走的輕裝簡行。 高唐鎮地處將樂東北部、金溪下游,與順昌縣元坑鎮、大干鄉毗鄰。境域黃坑口海拔138米,為全縣最低點,賴地村就在此附近,周邊的云衢山、仙橋山、笏峰、甘露巖、蟹眼泉等處的景色都很怡人。 賴地,即賴姓祖先開基定居形成的自然村落,始建于宋代,可是,時光的磨礪會產生很多的變數,今天的賴地,一千出頭的人口數,張、羅、陳、邱、周、鄒,各姓都有,唯獨沒有賴姓。 村子前的溪流就叫賴地溪,當地水文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這條溪的流域面積達55.8平方公里,村域內河長18公里,天然落差650米。這個建制村所轄的4個自然村就沿著長條飄帶狀的溪流而建。 將軍峰就在賴地與豐頭兩個自然村之間。 到賴地,先到賴地村村部歇腳。一進村部,就看到過道邊顯眼位置的一塊“成才榜”,榜上分6個村民小組布局,展示著村中82位才子的畢業院校和工作單位,學士、碩士、博士皆有,畢業或工作在北京、深圳、安徽、福州、廈門,甚至漂洋過海的都有。這對于一個只有千余人口的小村而言,實屬不易。 看來,村莊再美,留住村民,讓人“賴在這里不想走”的只是外在的表象。賴地兒女的骨子里有著堅韌的“出”心:要走出大山,必須勤奮讀書,必須敢拼敢闖。如同將軍峰下的賴地溪,從上游光地,一路跌宕,穿過亂石,隱沒叢林,跌向山澗,流出荒野林,過廖坊,過豐頭,過賴地,過莆新,過賴口,匯入金溪、流向閩江,駛向廣袤的大海。 從村部往上行走兩三百米,便是將軍峰下一澗溪。 賴地村人所說的去將軍峰玩,不是登山游覽,而是溯溪攬勝,個把公里長的旅程。“村子周邊沒有叫將軍峰的山,我們所說的將軍峰,就是這段峽谷里的溪流。”做向導的村中年輕小伙陳華偉解釋說。對于同是農村長大的我而言,一點就通,我老家村頭的溪流就叫“太崗峰”,那里小魚小蝦小蟹特別多,孩提時的夏日時光,我就大多泡在那里。 路邊的野花,經意或是不經意地綻放著,總是讓人不期然而遇,紅的、黃的、粉的、白的,紫的,不卑不亢,也不與百花爭艷,就那樣自由自在地妝點著這片山野。最讓孩子驚奇的還是,溪畔時不時出現的“丑怪果”:那一個個長滿卵狀紅籽黑籽的南五味子,那一個個圓滾滾的木通果,忽然就從一棵棵茂碩的大樹上掉了下來。從孩子的趣味盎然和歡呼雀躍中,我仿佛找回了那段失散三四十年的“太崗峰”童趣。 將軍峰的趣,一切都在未知中,或在某個轉彎處,或在某塊巨石后,或在眼前的某個深潭里,或在不遠的某簇蘆葦叢中,一株從未見過的奇花異草,一聲婉轉悠揚的鳥鳴,一只在你眼前晃悠的白鷴,一條急奔而過的野兔。每一次發現,都讓人充滿驚喜與感動。 大自然的神奇超乎想象。 走進將軍峰溪澗,立即讓人感受到無比幽靜,鄉農在村頭稻田熱火朝天搶收的喧囂、機耕道路上泥沙攪拌機的轟鳴,忽然就“鴉雀無聲”了,從溪澗往村子方向看,如同關了音箱的電視,只有畫面上的動圖,沒有一絲聲響。 這里的溪流文靜而且內向,看得到水花飛濺,卻聽不到水流嘩嘩,宛如一處被時光遺忘的角落。清澈見底的溪水在巖石間緩緩流淌,水中的魚兒悠然自得地游弋著。俯身,掬一捧溪水,一股清涼瞬間傳遍全身,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溪流的力量無比柔弱,卻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將軍峰溪澗很少鵝卵石,大多是天然長出的巖石,在日復一日的水流沖刷中,有的悄無聲息地被掏空成穴,有的寂然無聲地被打磨成物,形態各異,千奇百怪:潭中一頭石象,憨態可掬,正伸長鼻子吸水;瀑布上方一塊巨石儼如巨龜匍匐溪面,一臥千年。沿途,溪岸石壁的褶皺,如字似畫:龜背上的甲骨文、“草圣”張旭的狂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李逵的兩把大板斧,筆調滄桑,讓人留下遐思無盡。 忽然,一塊巨石橫亙在眼前。走近些,才發現,那是一種視覺錯位,小路就在旁邊,被一棵傾斜的老樹給擋了。什么叫“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就是最好的回答。再前行,一塊被時光崩裂的石頭分立在道路兩側。唉,世事無常,“本是同根生”,現在卻要各立門戶,各守其職了。 靜字何解?任火先生慣用拆字解析:靜,青與爭的搭配;靜,青與爭的組合。爭是青的本色,爭是青的性格。爭,兩虎一山、兩不相讓;爭,兩強相遇、兩敗俱傷。有此青爭,難得此靜。 靜水深流,寧靜致遠。我想,靜就是多一點留白,多一些思考,爭來爭去、萬物皆空,何苦呢? 將軍峰默然。不便多問,問也徒然。 (李宣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