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17日訊 在龍巖市永定區古竹鄉綜治維穩中心,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糾紛無解?找老蘇,定能藥到病除!”這位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老蘇”的,正是古竹鄉的專職調解員————蘇燦榕,一個深諳鄉土智慧、被譽為“土”包公的傳奇人物。 多年來,蘇燦榕以村干部的身份深耕農村,憑借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練就一身調解矛盾的過硬本領。 “當時一起修墳占地糾紛案涉及多方利益,處置不當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但在蘇燦榕等調解員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日前,記者采訪古竹鄉鄉長盧榮富時,他對蘇燦榕的調解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2022年春,一場因祖墳修建而起的風波,讓蘇某甲與蘇某乙兩家陷入劍拔弩張的僵局。 “當時,蘇某甲情緒激動,堅決要求蘇某乙將祖墳搬離。面對這起棘手的糾紛,如果不及時妥善處理,家族矛盾將一觸即發,甚至可能演變為打架斗毆的群體性刑事案件。”蘇燦榕回憶道。 對此,古竹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成立矛盾糾紛化解穩控小組。蘇燦榕作為核心成員,立即深入現場實地查看、調取相關材料、走訪小組居民,迅速厘清事實真相。隨后,他結合當地風俗習慣,多次與雙方當事人溝通、釋法明理,使蘇某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愿意進行補償。 然而,在補償金額問題上,雙方再次陷入僵持。此時,蘇燦榕的“土”辦法發揮作用。他利用本地人的優勢,打起“人情牌”,多次邀請雙方當事人到家中喝茶聊天。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雙方的情緒得到緩解,開始理性地表達訴求。蘇燦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雙方都是同村人,應秉承“互諒互讓、以和為貴”的原則。最終,在他的勸解下,雙方各讓一步、握手言和。 這起修墳占地糾紛案,只是蘇燦榕眾多調解案例中的一個案例。在長期的調解實踐中,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調解方法:保持中立、耐心傾聽、多問多看、弄清焦點、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他以獨特的“土”辦法,巧妙地解鎖一起又一起基層矛盾糾紛。 如今,這位六十五歲的老調解員,雖已退休,卻退而不休。蘇燦榕依然滿腔熱情地投身于農村的矛盾調解工作中,繼續發揮著他的余熱。他將“和貴、規矩、向善、崇法”的客家家訓深植于心,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基層調解員的使命與擔當。近兩年來,他化解上百件糾紛,用智慧和汗水維護一方的和諧穩定,成為鄉村中不可或缺的和諧守護者。 (通訊員 熊川 張威 本報記者 邱玉香)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