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向前延伸 “解”深入民心 ————詔安法院創新機制打造源頭解紛“金鑰匙” 在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將司法職能轉化為源頭解紛的“金鑰匙”,已然成為開啟“治理工作寶箱”的核心課題。詔安法院立足轄區實際,把打造基層“領銜創新項目”作為有力抓手,在糾紛源頭化解工作上成績卓著,以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多維協同 筑牢解紛防線 “要不是法官幫忙,我哪能這么快拿到賠償。”日前,七旬老人黃某握著法官的手感謝道。這起交通事故賠償糾紛的圓滿化解,是詔安法院凝聚多方力量,讓多元解紛機制在基層治理中煥發活力的真實寫照。 2024年初,李某駕車時不慎撞倒黃某,致使黃某受傷入院。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和賠償金,兩位老人愁眉不展,協商無果后,黃某向法院提起訴訟。 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經調查發現,李某的肇事車輛并未投保,且個人償付能力有限。考慮到雙方既是同鄉鄰里,又都年事已高,為妥善化解矛盾,在征得雙方同意后,詔安法院啟動多元解紛機制,委派經驗豐富的鄉鎮調解員主持調解,法院全程專業指導,并邀請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協同參與,力求從法理情多維度化解糾紛。 調解現場,各方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公安民警憑借專業知識,精準剖析事故責任認定;調解員從鄉情倫理出發,耐心勸解疏導;法官依據法律條文,詳細闡釋賠償標準。三方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從不同角度為糾紛化解提供支持。 經過數次調解,情與法的交融終見成效。黃某主動減免部分賠償,李家子女當場湊齊款項。當兩位老人在調解書上按下指印時,在場人員無不感慨:司法溫度融化的不僅是賠償數額的堅冰,更是修復了即將破碎的鄰里紐帶。 這次糾紛的成功化解,折射出詔安法院構建的立體化調解網絡所展現出的優勢。2024年,該院推動縣平安辦出臺深化重點行業領域糾紛源頭治理實施方案,整合鄉鎮司法所、行業調解組織等基層治理單元,更加深入地調動基層治理單位參與化解糾紛,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成訟”。 跨界聯動 織就治理網絡 “工資到賬了!”在詔安法院勞動爭議調解室,幾名農民工的手機接連響起提示音,飽受欠薪困擾的他們終于露出了笑容。這場持續數月的討薪拉鋸戰,在“調裁審”一體化機制助力下,短短幾天便塵埃落定。 “老板拖著我們好幾個人的工資不給,我們實在走投無路了。”2024年11月,詔安法院訴訟服務大廳來了幾名農民工,滿臉焦急。工作人員趕忙上前詢問,可他們除了老板的姓名和手機號外,其他具體信息一無所知。這給案件推進帶來不小的困難。 面對這一困難,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迅速啟動“調裁審”機制應急響應,召集縣人社局、總工會、行業協會多方聯動,根據工人提供的工地項目名稱,運用各類信息資源進行調查。幾個小時內,欠薪方的信息便浮出水面。 找到欠薪人后,對方卻大倒苦水:“我不是故意拖欠,實在是最近資金周轉困難,要不你們走訴訟程序吧…………” 考慮到一旦進入訴訟程序,不僅耗時漫長,還會增加各方成本,詔安法院立即聯合各部門從法律、情理等多個角度,向欠薪人耐心地釋法說理。 “這是我們現在對惡意欠薪行為的懲治力度的工作情況,請你看一下。” “每一位勞動者都有權獲得相應報酬,對于法院判決后拒不自覺履行的,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強制執行。” ………… 面對欠薪人的抵觸心理,調解團隊兵分三路:工會干部算“良心賬”,人社專員亮“懲戒牌”,法官助理列“履行清單”。最終,自覺理虧的欠薪人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承諾盡快支付拖欠工資。 在漳州中院關于行業糾紛化解工作的指引下,詔安法院全力構建“調裁審”一體化勞動爭議預防解決機制。2024年,該機制成功化解131件勞動爭議與勞務糾紛,形成以專業調解組織為核心,以行業調解為紐帶的多元解紛新格局,完成從“單兵作戰”到“集團作戰”的轉變,讓行業糾紛化解駛入“快車道”。 前移陣地 激活基層動能 詔安縣某新能源建設項目于2024年8月正式動工,這個承載著能源轉型使命的省級重點項目,卻在推進過程中遭遇了棘手的租賃糾紛。項目用地涉及某農場公司與120余戶租戶的租賃合同糾紛,眼見租戶們相互觀望、協商停滯,工期倒計時卻日益緊迫。 對于此次可能形成系列訴訟的案件,詔安法院高度重視,派遣經驗豐富的法官深入專項工作組。這一舉措打破了傳統的“坐堂辦案”模式,法院攜手農業農村局、司法局等相關部門,直接將司法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確保法律服務更加貼近群眾需求。 工作組為此加班加點,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完成了多輪走訪。他們了解到,主要問題是該項目建設前,租戶為了養殖已投入較大成本,若要開展該項目的建設,就需要收回租賃的魚池與土地,而某公司與租戶間的租賃合同大多尚未到期,因此租戶不愿意提前解除合同。 了解問題,方能對癥下藥。在調解現場,法官拿著計算器幫租戶算經濟賬,相關部門的專家則指導轉產方案。工作組表明通過協商方式解除合同,更有利于租戶;且該項目為是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對大家伙的未來都有幫助。 “原以為要對簿公堂,沒想到法官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合力化解,效果這么好,把糾紛都化解在魚塘邊。既讓鄉親們心服口服地簽字,也讓我們趕上并網發電的黃金期。”當最后一戶村民在補償協議上按下紅手印時,項目公司負責人不禁感慨道。據了解,該項目已于去年年底成功并網發電。 自2021年以來,詔安法院積極融入黨委領導的基層治理體系,選派15名法官掛鉤對接轄區鄉鎮,6名法官入駐行業調解工作室,對久調不決、疑難復雜等糾紛進行指導。多部門聯動調處,打破信息壁壘,有效預防矛盾隱患發展為訴訟案件。漳州中院與基層法院、鄉鎮、社區建立聯絡機制,開展巡回指導等工作,切實做到治訴前“未病”,預防訴后“復發”。 (本報記者 蔡欣利 通訊員 李巧青 江英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