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德市蕉城區蕉南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織密“小網格” 幸?!昂秘冗叀?/strong>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6日訊 “路邊燃氣管道發生泄漏;某小區公共消防通道存在雜物堆積隱患;某小區因上下樓鄰居漏水問題引發矛盾糾紛…………”在寧德市蕉城區蕉南街道,網格員“吹哨”,社區和街道“報到”的工作畫面,已成為基層治理的新常態。 “好厝邊”在閩東方言中意指“好鄰居”。2024年5月,蕉南街道以“好厝邊”黨建品牌為引領,深入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用“小網格”凝聚基層治理的“大力量”,形成共建單位干部下沉街道、街道干部下沉社區、社區干部下沉小區、網格員下沉群眾“家門口”的社會治理新局面,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活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如果將基層治理網格比作感知民生幸福的“神經末梢”,那么地處蕉城區中心城區的蕉南街道,就是“神經末梢”最為密集的核心分布區。 蕉南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彬介紹,蕉南街道建立“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將轄區劃分為13個一級網格、75個二級網格、3個專屬網格和587個三級網格。由社區書記、主任擔任一級網格長,社區包片干部擔任二級網格長、街道干部、社區干部、派出所民警擔任二級網格員,選聘545名熟悉社情、責任心強、群眾認可的黨員,居民代表、調解員和志愿者擔任三級網格員,發揮三級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激活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與此同時,蕉南街道將轄區萬達商圈、寶信商圈、福晟碧桂園天驕商圈劃分為3個專屬網格,凝聚商圈管理層、物業和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構建“多方聯動、群防群治”的商圈治理格局,不斷提升商圈治理精細化水平。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蕉南街道打造“黨建+網格”治理模式,開展“我在社區有個‘格’”活動,推動11個共建單位、500余名在職黨員“入網進格”,掛鉤服務小區網格,與社區同頻共振、同題共解,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小民生”折射“大情懷”?!拔以谏鐓^有個‘格’”活動開展以來,蕉城區各部門積極作為,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區委政法委升級改造麗城山莊居民生活設施;區政協機關聯合環三集團推進萬達社區城東花苑小區電動車停放場所消防改造,并建成萬達華城D區停車場,新增200個充電樁及停車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完成南際新村東區50米路溝修復工程。 社區里的“吹哨人” 蕉南街道以50戶至100戶為基礎單元,科學劃分587個三級網格。平日里,三級網格員們走街串巷,深入社區,用真心服務群眾,編織了一張覆蓋全街道的“平安和諧網”。 蘆坪社區實有人口達2萬余人,是蕉南街道轄區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社區?!皩嵤┚W格化管理前,在基礎信息采集工作中,每名社區干部平均需負責3000至4000人的信息采集任務?!碧J坪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實施網格化管理后,不僅提升了基礎信息采集的精確度,還大大緩解了社區“事多人少”的局面。 蕉南街道立足社區網格實際情況,在居民家門口設立“好厝邊”服務站,推動社區兩委下沉小區(網格),擔任小區“紅管家”,聚焦小區精細化治理、協商議事等問題,與三級網格員緊密協作,變以往被動“等上門”的服務模式為主動“送上門”的貼心服務。 當好社區“好幫手”的同時,網格員也是“吹哨人”。無論是安全隱患、環境衛生,還是鄰里糾紛,網格員總能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筑牢社區治理“第一道防線”。 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施以來,蕉南街道共采集居民基礎信息34180條,信息更新及時率大大提高;及時化解矛盾糾紛42起,調解成功率達100%;累計排查安全隱患30處,目前均已整改到位。 “網格員”實為“熱心人” 劉柳憚是蘆坪社區蘆坪小區的三級網格員,也是居民們口中的“熱心人”。每天,她都會到小區里走一走、逛一逛,和正在鍛煉的大爺聊聊家常,與帶孩子的寶媽說說近況,順便問問大家有沒有什么煩心事。這種看似隨意的“閑聊”,卻是她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方式。 2024年12月,一位80多歲的老人向劉柳憚反映,有小孩經常在午休時間在小區籃球場里打籃球,影響到了居民的休息。劉柳憚先是與孩子們溝通,盡量避免在大家休息時間內打球,但始終治標不治本,于是她將這一情況上報社區,社區通過規范籃球場開放時間,最終成功化解老人的“煩心事”。 在蕉南街道網格員隊伍中,像劉柳憚這樣的“熱心人”比比皆是?!肮ぷ鏖_展初期,居民對我們普遍存在戒備心理,不配合工作、吃閉門羹是家常便飯?!焙蓤@社區三級網格員們紛紛坦言,通過日復一日的走訪、耐心細致的溝通,以及實實在在幫助居民解決問題,如今,“有事找網格員”正逐漸成為居民的共識。 2024年10月,荷園社區三級網格員王長泉接到泰麗園小區業主反映:天湖西路高架橋下廣場舞音響音量過大,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王長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實情況,發現廣場舞音響音量確實對附近居民產生影響。經協商,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廣場舞隊在固定時間段內開展活動,同時降低音響音量,確保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網格員們是用自己的‘鐵腳板’幫助居民解決了一件又一件的民生小事,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和理解,后續工作才得以順利推進?!焙蓤@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林靖深有感觸地說。 (本報記者 王淇鋒 通訊員 蘭金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