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輪驅動”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 ————福州鼓樓檢察院高質效辦好每一個知識產權案件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7日訊 在近日召開的福州市民營經濟強市發展大會上,“福州市強化知識產權檢察‘四輪驅動’助推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入選福州市營商環境創新十大舉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福州市鼓樓區檢察院作為全國首批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試點基層院,近年來始終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充分發揮全省首個最高檢基層辦案聯系點及集中審查起訴全市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優勢,創新打造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合一”統一履職模式,“四輪驅動”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 專業辦案 凸顯四檢合一新成效 日常生活中,條碼掃描設備被廣泛運用,也讓從某知名科技信息公司離職的游某嗅到了商機。然而,雖然自己的公司組建了研發團隊,但效果不理想。對此,游某打起了“借助外腦”的主意。 2016年6月起,游某等人瞄準福建某家在條碼掃描領域頗有建樹的公司,經人介紹找到該公司的工程師余某、劉某來從事兼職工作。同時,游某還與該公司的離職員工邱某等人成立的新公司開展合作。 雙管齊下,游某從中獲取了不少條碼掃描設備解碼庫的相關源代碼,未經授權,將相關技術應用在自家公司的掃描器、掃描平臺等產品中上市銷售。截至2020年6月,共獲利168萬余元。 在辦理該案的過程中,鼓樓區檢察院沿著案件線索深挖上下游犯罪,追訴多名犯罪嫌疑人,并在訴訟中對被告人提出全省首份“從業禁止令”量刑建議。 作為鼓樓區檢察院推進專業化辦案及綜合履職的典型案例之一,2024年4月,該案被最高檢寫入《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白皮書》。 “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強、涉及領域廣、疑難程度高、法律爭議多,對辦案履職能力和辦案的專業化水平要求不可謂不高。”鼓樓區檢察院檢委會委員、第六檢察部主任林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早在2020年12月,福州市檢察院便在鼓樓區檢察院掛牌設立全省首家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對內抽調全國檢察人才、業務能手組建專業辦案團隊;對外建立原管轄檢察院協助監督、偵查人員列席庭審等機制,扎實推進專業化辦案。 在此過程中,在福州市檢察院指導下,鼓樓區檢察院于全省率先出臺“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證據標準指引”,堅持每案提前介入,嚴把證據關、事實關;辦理的全國首例微信小程序被侵權案入選全國“劍網2022”專項行動十大案件。同時完善“一案四查”履職機制,堅持同步審查刑事追訴、行政違法、民事追責及公益損害線索,推動綜合履職精準落地。 協同治理 打造綜合保護新格局 “辦案是載體,推進治理,全面提升創新之力才是目的。”林鴻介紹,近年來,鼓樓區檢察院立足辦案,與公安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等多方聯動形成保護合力,從個案協作向機制協同邁進,將檢察履職融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中,通過全鏈條、全方位的共治助推知識產權保護從治罪走向治理。 如今,不少國貨首飾品牌成為潮流時尚引領,更帶動了設計、制造、零售等上下游行業。而福州的林某看中了這點,于近年購進了仿冒的知名品牌首飾近200件進行銷售,至案發的短短6個月,已售金額達10萬余元。 “首飾的設計思路和產品很容易被模仿,我們之前也遇到過此類情況,但是究竟我們有怎么樣的權利和義務,實在是很困惑。”被侵權的首飾品牌公司負責人表示。 對此,鼓樓區檢察院結合知識產權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機制,創新建立一手冊、一清單、一平臺的“三個一”機制,通過送達“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權利人清單”并開展“一站式公告”,讓被侵權的首飾品牌公司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準確提出希望獲得賠償以及仿冒品不再上市銷售這兩項訴求。而林某也積極賠償損失,并承諾不再銷售侵權產品。 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鼓樓區檢察院通過公開聽證,對林某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最后,經判決,林某被判處緩刑并處罰金。 “我們建立‘三個一’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制度,主要是為了解決辦案中發現的企業受侵害發現難、自行取證難、維權挽損難等共性問題。”林鴻表示,自2021年以來,得益于該制度,鼓樓區檢察院累計幫助140家企業挽回損失7300余萬元。 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鼓樓區檢察院還不斷完善參與綜合治理機制,落實企業整改和行業治理“每案必審”,為68家企業提供完善風險防控建議300余條,發出行業治理檢察建議7份,推動轄區多個行業的經營不斷完善,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其中督促整治快遞假煙多發頻發問題檢察建議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 精準服務 優化創新發展新生態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這類問題,你們要加強內部的數據監管和數據權限管理,還要加強對離職員工數據交接、權限回收等環節的審查…………”近日,鼓樓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對福州市某信息科技公司進行回訪。此前,該公司的服務器遭一名離職員工入侵,27萬余條數據被盜取,造成重大信息泄露的風險隱患。 像這樣及時走訪涉案企業,提示風險隱患幫助堵塞企業內部管理漏洞的場景,在鼓樓區檢察院已是常態。 在辦好案件的基礎上,鼓樓區檢察院發揮檢察機關服務創新的主觀能動性,建立聯系企業制度,就企業的需求提出法律建議,依法保護創新,助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作為動漫設計企業,我們經常需要在作品中使用他人版權的音樂或形象,如何避免侵權?” 不久前,鼓樓區檢察院的檢察官結合鼓樓區“法務特派員”工作機制,進行定期的上門走訪和云端回答,引導民營企業家及內部人員增強法治意識,推動建設法治企業、清廉企業。同時檢察官還向企業問需問計,征求對知識產權檢察保護的觀點建議。 不僅如此,鼓樓區檢察院還積極創設靠前服務實踐平臺區,不僅打造知識產權法律服務中心,還同步在福州軟件園“知創福建”平臺等高新企業聚集區設立窗口,打造全省首個“一中心、多窗口”線上線下貫通服務平臺,并掛牌設立全省首個知識產權保護檢警聯動示范崗。結合普法宣傳制作的《第一動力》《別加戲》等短視頻作品,獲評多個國家級、省級獎項,播放量達百萬次。 以黨建共建為紐帶,鼓樓區檢察院第六檢察部還結合“守護創新 保障金融”黨建品牌,積極與轄區重點企業黨組織對接,不斷擴大法律服務“朋友圈”,并主動聯合市場監管、文化執法等行政主管部門,建立了福州市首個重點企業著作權協同保護機制。 (本報記者 林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