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有塞納河,上海有蘇州河”,學者陳子善如此形容上海的舊書市集。巴黎塞納河畔持續了400多年的舊書攤,成為一大文化景觀后延續至今,如果上海能在舊書經營方面看齊巴黎,那將與20世紀初至30年代銜接,當時上海是全國古舊書籍主要集散地之一。 現在的舊書概念,早已今非昔比。在文化娛樂方式比較匱乏的時代,舊書攤與電影院、錄像廳、歌舞廳等一樣,在為人們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內容來源,那時的舊書,多以武俠、言情等通俗讀物為主,讀者可以用較低的價格租借或購買,舊書在這一渠道實現了很大的流通性。 在一線城市,淘舊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被保存了下來,但舊書的受眾,多為從紙書閱讀熱時代走過來的中老年讀者,如同集郵、集幣一樣,購買和收藏舊書的行為樂趣大于閱讀樂趣,舊書比新書更早一步地進入到了精品化、奢侈品化的階段,稀缺版本、首印版本、絕版作品,成為舊書當中的珍品。舊書雖舊,但其中的學問很深,能夠在舊書市場深耕的從業者,依然有機會獲益。 就實用特征而言,書是舊的內容永遠是新的,這一要素決定了舊書價值。在需要者的眼里,書的內容是發光點,至于紙張之新舊并不重要,甚至因為紙書的載體特點,時光痕跡反而會讓有價值的舊書增添吸引力,如果舊書再有著者的簽名、鈐印、題詞,讀者的讀后感,那將會額外增添一些魅力,使愛好者趨之若鶩。舊書將比新書更早一步進入收藏品階段,其精品化、奢侈品化的進程會加速。 當然,純粹以快樂與收益來衡量舊書的存在價值,是片面的,舊書所承載的情感體驗,是無法具體被計算出來的。朱自清曾用“舊書如友,新書如客”來形容舊書,將書人格化,是愛書人的習慣,當這一習慣更多投注于舊書體系中去時,會發覺在舊書店,重要的不是發現喜歡的舊書,而是與這些舊書打交道的人。在書店里,人比書要重要————去書店見人,比在書店選書更有意思。 每本舊書,都自帶故事,每一道折痕,每一筆劃線,每一滴落在書封上成為永恒的雨痕,都意味著一本書曾陪伴一個人。讀一本舊書,其中最期待的地方,就在于通過一本舊書與它的上一位擁有者相遇,因為同樣的喜好,而把一本書握在手中,又因不同的欣賞角度,對書的重點有著不一樣的傾向,這其實已經脫離了對書的閱讀,而成為一種情感交流。 在海外,像塞納河這樣的舊書文化引人矚目的地方還有不少,比如日本有一些舊書書店街,像東京神保町、京都古書店街、大阪古書町等,街上配套有咖啡店、咖喱店等,一些共享書店會保留作家、書評家在書中留下的讀書筆記和便利貼,還會出租書架供作家們銷售著作;在荷蘭,移動書攤是道美景,攤主用大卡車將書運來,裝在一框一框書箱里,然后把書箱在廣場上碼起,擺成波浪型樣子,置身其中像是在書海中沖浪;在威爾士有個“舊書王國”————海伊小鎮,鎮上書店密布,這一被譽為“世界第一書鎮”的地方,就由舊書銷售發展而來………… 有關舊書以及與之相關的景象與故事,在這個世界上仍然每天都在發生著,觀察得越多,越能發現這些舊書背后人的面孔愈加清晰,舊書因為人的喜愛,而被鍍上了迷人的色彩,也擁有了更長久的“生命”,圍繞舊書,可以看到更多人與人的相遇,而講好人與舊書、愛書人與愛書人的故事,才能給舊書找回繁榮增加更多可能性。 (韓浩月)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