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近日,南靖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因名字發音烏龍導致的不當得利糾紛案件。 張某是個體商戶,日常生意往來頻繁,資金交易大多通過微信完成。事發當天,他要給某坤轉賬7200元電梯安裝款。張某是閩南人,在閩南語中,“坤”的發音與“軍”相近,巧的是,其微信好友列表里有個許久未聯系的某軍。張某沒仔細查看頭像和備注,匆忙間就將7200元錢轉進某軍的賬戶。 發現轉錯賬,張某馬上聯系某軍,并把轉賬交易聊天記錄截圖發過去,要求其返還 7200元。可某軍找各種理由推脫,拒絕返還。 無奈之下,張某向法院提起訴訟。經審理,法院判決某軍向張某返還不當得利7200元,并支付利息。 (記者 蔡欣利 通訊員 魏明東 鄭林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