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部曲”讓“有結”變“有解” ————龍巖市公安局江山派出所做實基層治理工作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13日訊 作為全國唯一以“江山”命名的派出所,近年來,龍巖市公安局江山派出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源頭預警、多元化解、閉環落實”三部曲工作法為抓手,推動矛盾糾紛從“有結”向“有解”轉變。五年來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82起,化解率達100%,實現“民轉刑”案件零發生,群眾滿意率連續三年位居新羅區前列,先后獲評公安部一級派出所、全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源頭預警:風險隱患“早發現” 走進江山派出所指揮室,電子屏上跳動著婚戀、債務、涉校等6類糾紛數據標簽,值班民警正比對當日警情與12345熱線投訴信息。“通過搭建多部門數據共享平臺,我們實現了矛盾糾紛的精準識別和分級預警。”龍巖市三八紅旗手,江山老百姓的“知心姐姐”吳冬云所長介紹。2024年3月,民警在警情篩查中發現某工廠連續兩個月出現薪資糾紛投訴,立即啟動“領導包案+網格負責”機制,聯合勞動監察部門提前介入,成功避免了一起30余名工人的集體討薪事件。 該所創新建立“日排查+動態研判”機制,每日由帶班所領導牽頭對警情進行“二次過濾”,每周組織社區民警、網格員開展入戶走訪,將風險預警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2024年累計預警苗頭性隱患18起,推動87%的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階段。 多元共治:調解力量“聚合力” “邊界線劃清了,心結也就解開了。”2024年5月,民警吳瑋帶著卷尺踏進銅砵村兩戶村民的爭議林地,在林業站技術員、村老支書見證下,對照歷史臺賬重新勘界。這場持續半年的土地糾紛,最終通過“民警+司法+鄉賢”聯調模式畫上句號。 江山派出所深度聯合黨政資源、群眾力量,建立“1+N”多元聯調體系:與鎮司法所、綜治辦建立聯席會商機制,對復雜糾紛發出公安提示函;組建由律師、鄉賢、退休法官等構成的“淬火匠心”調解團隊;充分發揮警務助理、網格員、老黨員“人、地、事、關系”四熟優勢,把調解工作做到群眾家門口。2024年通過多元調解機制化解疑難糾紛12起。 閉環管理:矛盾化解“見實效” 清晨里的江山集鎮熙熙攘攘,每月農歷逢4、9號是江山鎮圩天。每到這時,派出所聯合司法所設立的“平安早市”普法攤位前就圍滿了群眾。民警通過方言快板演繹調解案例,發放的“打架算成本”等系列宣傳手冊成了搶手貨。這種“靶向普法”正是閉環管理的重要一環————2024年開展主題宣傳24場,在22個警民微信群內定期推送各類普法宣傳推文、案事例380余條,覆蓋群眾近萬人次,轄區打架斗毆警情同比下降33%。 對于已化解的矛盾糾紛,派出所建立“三級回訪”制度:普通糾紛一周內電話回訪,重大糾紛半月內上門回訪,高風險糾紛納入重點人員動態管控。2024年12月,民警在回訪中發現村民黃某因宅基地糾紛被拘留后心存芥蒂,連續兩周上門談心,最終促成其與鄰居達成諒解。五年來,該所通過跟蹤回訪化解“糾紛反彈”風險23起,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從數據共享平臺的風險預警,到田間地頭的聯合勘界;從“圩天早市”的歡聲笑語,到調解室里的秉公直言,江山派出所正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筆,譜寫矛盾糾紛調處“三部曲”,在閩西紅土地上奏響平安建設最強音。 (本報記者 鄧炳秀 通訊員 鐘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