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安法院把脈安置小區治理難題—— “安置”變“安居” 安置小區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安居夢想。然而,相應的物業管理難題如同一道隱形的墻,妨礙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如何破解安置小區治理困局?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惠安法院應聲而動,建立“一鄉鎮一領導、一小區一法官”機制,助力安置小區煥發新生。 “物業服務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今天我們把問題擺出來,就是要找到癥結所在,開出治病良方。”2月21日,惠安法院受邀參與由鎮政府牽頭組織的聯席調度會,與鎮政府物業工作專班、社區干部、物業公司等多方代表圍坐一堂,展開一場“面對面”的深度交談,把脈惠安縣某安置小區治理難題。 調度會現場,惠安法院的法官一邊認真記錄,一邊適時引導。經過1個多小時的深入交流,該小區的相關矛盾問題轉化為一份理性的問題清單。各方針對物業費收繳率低、停車位管理混亂、公共設施維護不到位、工人工資發放等問題,逐一確定解決方案。 妥善解決小區物業治理難題,光靠“聽”是不夠的,關鍵還得“看”、得“做”。為此,惠安法院啟動“顯微鏡行動”,由該院分管院領導帶隊,深入惠安縣某安置小區一線。 從地下車庫到樓道電梯,從小區綠化到設施維護……惠安法院法官帶著問題清單,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讓紙面上的問題具象化到每一個角落,逐項促改。 走訪結束后,法官隨即與物業經理展開座談交流,分享其他小區的成功經驗,闡明依法履行合同義務、全面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性,并從法律層面就如何提升服務、規范管理等為物業服務公司提供指導幫助。 清單解決了,心結也要解。惠安法院城關法庭攜手螺陽司法所、禁毒辦、“黨建+”鄰里中心工作人員,走進惠安縣某安置小區,將法律知識、法治宣講直接送到居民家門口,著力打通物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法官,我們是不是可以用不交物業費來抗議?”“這些過道這么寬,我交了公攤管理費,放些東西有何不可?”在小區的普法宣傳攤位前,業主們紛紛傾訴著各自的法律困惑。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解答,將枯燥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生動的案例講解,幫助業主們樹立正確的法治意識與維權觀念。 從調度會上“把脈問診”到走訪攻堅“對癥下藥”、開展普法宣傳“治標治本”,惠安法院通過“三步走”,助力“安置”變“安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