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解有“法”寶 ——探訪廈門市集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誠毅金牌調解室 3月29日,中央政法委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在廈門召開,與會人員到集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現場觀摩,誠毅金牌調解室引起與會人員的關注和興趣。什么是“誠毅”?調解和“誠毅”有什么關聯?這家調解室為何冠名“誠毅”? 廈門市集美區司法局工作人員的講解,揭曉了問題的答案。 “誠毅”精神是嘉庚精神的重要內涵,其中蘊含的守法、誠信、解怨、和睦、輕財、公義等理念,與調解工作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集美區司法局將“誠毅”二字融入調解實踐,成立誠毅金牌調解室,并提煉出“誠毅”調解十法,運用到調解實踐中。 “誠毅”調解十法分別是:扶正祛邪法、傾聽紓解法、換位體驗法、案例推演法、借力破冰法、避鋒藏銳法、增量探求法、氛圍渲染法、信俗隱喻法、參謀助力法。 在一起鄰里糾紛中,因為村民蘇某長期在外,宅基地被鄰居堆放雜物、種植蔬菜,雙方多次發生爭吵。誠毅金牌調解室調解員以“多年老鄰居”為切入點,調動雙方溫情回憶。當說起過去互助經歷時,雙方態度明顯軟化。 調解員告訴記者,這起案件就是綜合運用了傾聽紓解法、氛圍渲染法、換位體驗法和避鋒藏銳法,“遇到情緒激動的當事人,不僅要善于傾聽和共情,還要引導雙方當事人站在對方角度,緩和雙方的關系,為后續順利協商奠定基礎。” 扶正祛邪法強調對于當事人的要求,并不是一味地妥協,當事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時,敢于說“不”。運用參謀助力法,可視化法律條文,全面告知當事人利弊情況,并通過案例推演法,得出糾紛事件的處理結果,引導當事人合理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一起勞動糾紛案件中,員工張某工作9個月未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時要求支付雙倍工資遭拒。調解員通過展示《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并對比展示調解與仲裁企業的成本、支付周期、社會影響等,引導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的賠償金額,化解糾紛。 處理復雜疑難糾紛時,可以運用借力破冰法、增量探求法、信俗隱喻法,借助外部力量打破僵局,拓寬救濟渠道,巧用民俗、信仰對當事人的約束,力促雙方達成協議。調解室依托綜治中心平臺,與區法院、公安、勞動仲裁、婦聯等各入駐單位密切配合,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合力化解矛盾糾紛,有效減少進入仲裁、訴訟程序的案件量。 傳統調解文化強調以和為貴、息訟止紛,集美區司法局為調解注入“誠毅”精神,致力調百姓之難,解群眾之憂。集美區綜治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在法律框架下尋找最大公約數。”接下來,誠毅金牌調解室將持續深化‘法治+溫情’工作模式,努力讓每一起糾紛當事人感受司法溫度。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