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決定授予一批個人和集體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福建共有1個集體、19名個人受到表彰,其中,莆田市公安局城廂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陳偉寧、廈門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綜合大隊大隊長鄭薇薇被授予“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陳偉寧:青年先鋒,發揮光和熱 本報記者 陳靜 【人物名片】 陳偉寧,198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莆田市公安局城廂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二級警長。曾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福建省數字工匠、福建省金牌工匠、全省公安系統刑偵緝捕在逃人員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入選全國刑事專家人才庫。 陳偉寧向群眾宣傳反詐知識 面對20余名犯罪嫌疑人的鎮定、危機時摁住毒販伸向螺絲刀的手、抓捕駕車時認出過馬路的在逃人員……莆田市公安局城廂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陳偉寧談起19年的從警經歷時目光堅定,流露出對這份職業的深厚情感與執著信念。 群眾說:“有他在我們很安心” “多年的積蓄全被騙走了,幫幫我……”2024年11月,市民李女士到城廂分局報警,她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講述其輕信了高回報投資,被騙走近百萬元的經過。由于李女士前期缺乏防范意識,很多證據沒有保留下來,這給案件偵破增加不少難度。 看著淚流滿面的李女士,陳偉寧下決心一定要幫她挽回損失。經過30多個日夜的“地毯式”篩查,陳偉寧帶領同事深入分析,鎖定關鍵環節的犯罪嫌疑人,循線追蹤,最終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及時追回被騙的近百萬元。“感謝你幫我挽回了損失,有你在我們很安心。”追回被騙錢款后,李女士對陳偉寧感謝道。 反詐工作不僅要依法嚴打,更需要預防在前。這是陳偉寧多年來從事反詐工作的心得。他結合“派出所主防”理念,實施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分析整理易受騙人群的特征特點,將所得數據導入預警模型,有針對性地開展電話提醒。同時,在轄區建立微信提醒群,定期發布典型案例和防范手段,增強群眾的反詐防騙意識。 在陳偉寧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以來,全區電詐警情明顯下降,共摧毀詐騙團伙2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79名。 同事說:“和他一起破案很踏實” 2024年8月,莆田市城廂區龍橋街道某小區發生一起入室盜竊案,大量貴重物品被盜。接到報案后,城廂分局隨即啟動“合偵快破”機制,陳偉寧第一時間帶隊前往現場,對屋內門窗、進出通道及周邊路段進行勘查,初步判斷犯罪嫌疑人是從天臺窗戶進入室內。在偵查中,陳偉寧發現犯罪嫌疑人具有極強的反偵查意識,作案時精心偽裝,逃跑時故意避開主要路段,短時間內無法鎖定其身份,案件偵破一度陷入僵局。 陳偉寧(右二)與新警交流,分享辦案經驗 陳偉寧立即調整思路,重新梳理案發前后的線索,注意到一名可疑男子曾在小區周邊徘徊數日,但進出小區都兩手空空,未攜帶任何大件物品,判斷可能在踩點。于是,陳偉寧和同事沿著可疑男子走過的路線展開排查,找到他隱藏盜竊物品的位置。當晚9時許,男子再次出現,陳偉寧帶隊迅速將其抓獲。從接案到破案,這起盜竊案件僅用時12小時。 “小案件關于大民生。”陳偉寧堅持把侵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盜搶騙”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通過“專業+機制+大數據”警務運行模式,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應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 “和他一起破案很踏實。”同事口中的陳偉寧沉穩細致,在處理任何案件時,都會事無巨細地做好“攻略”:案發地周邊的路況怎么樣、最佳抓捕路線是什么、嫌疑人的特點是什么……這些細節,讓他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偵破由他經手的每一起案件。憑著這個工作法,陳偉寧帶領團隊破獲各類案件1000余起,轄區群眾安全感保持在95%以上。 新警說:“跟他學本領增長得很快” “跟著陳隊學習,感覺本領增長得很快。”年輕民警韓菁感慨道。陳偉寧在各類專項任務中,總是不忘帶上年輕人,無論是對警情調處,還是案件偵辦的細節把控,他都事無巨細、傾囊相授。 2022年12月,為優化警務平臺操作流程,喜歡鉆研的陳偉寧組織一批年輕民警,以“陳偉寧科技工作室”為載體,克服平臺壁壘、數據規格不同等諸多問題,搭建智能社區等模塊,開發出“三維智慧城市平臺”,極大提高社區警務工作的效率,還獲得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獎。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陳偉寧也傾注大量精力到“傳幫帶”工作中。他分別以“練兵標兵工作室”“名師工作室”“陳偉寧科技工作室”為載體,通過規劃實戰訓練機制、舉辦專題培訓、定期開展交流、實戰場景研判及師帶徒等模式,帶動各警種部門的信息化技術人才共同鉆研、共同進步。 如今,陳偉寧帶出的新警們,不少走上業務骨干崗位,發揮著更多的光和熱。奮勇爭先、擔當作為,通過傳承流淌在青年民警的熱血中…… 鄭薇薇:“薇”光成炬,照亮出行路 □本報記者 王淯瀅 【人物名片】 鄭薇薇,女,漢族,1990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廈門鐵路公安處團委副書記。從警14年來,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嘉獎8次,榮獲全國公安系統成績突出女民警、福建省青年五四獎章、全國鐵道團委優秀共青團干部,今年4月榮膺“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鄭薇薇在車廂開展防盜宣傳 跑遍廈門鐵路公安處轄內全部61對圖定列車,她是屈指可數能單獨值乘長途普速列車的女乘警;自創“薇提醒”安全宣傳,她以真誠凝聚隊伍,薪火相傳、接續奮斗。從警14年來,現任廈門鐵路公安處團委副書記的鄭薇薇用腳步丈量每一寸鐵路,用匠心打磨每一項創新警務,用微光照亮萬千旅客的出行路。 “薇”光初燃: 方寸車廂織就安全 2011年,廈門鐵路公安處漳州車站派出所的年輕民警鄭薇薇站在鐵軌旁,望著不遠處一群追逐嬉戲的小學生,她眉頭緊鎖——彼時福廈鐵路漳州段動車尚在聯調聯試階段,周邊孩童因好奇頻頻靠近軌道,安全隱患重重。 “小朋友們,可不能靠近軌道玩耍呀!動車的速度比孫悟空翻筋斗還快,一旦靠近會有危險哦!”很快,她帶著自制的卡通漫畫走進校園,用童趣化語言開展“薇提醒”,種下安全宣傳的種子。 2017年調任廈門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后,鄭薇薇的“安全課”開到了車廂內。值乘中她發現,許多長途旅客將手機隨意放在小桌板、行李堆在大件區后倒頭就睡,盜竊、錯拿行李等情況頻發,民警口頭進行安全宣傳時,旅客時常低頭刷手機,效果較弱。 一次,鄭薇薇在值乘時“偷”走小桌板上的手機,當事人緊張尋找,她笑著舉起手機:“看,只要3秒鐘,手機就不見了!”這場“沉浸式防盜課”被旅客拍下后上傳網絡,當日點擊量破百萬。網友驚呼:“代入感太強,再也不敢把手機放在小桌板上了!” 從此,鄭薇薇開啟“跨界”模式:自學視頻剪輯,將反詐知識編成說唱;設計“防盜咯”卡通貼紙,貼在行李上;把列車廣播變成“薇劇場”,用方言演繹真實案例。“安全宣傳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讓安全知識‘活’起來。”如今,“薇提醒”系列全網播放量超5000萬次,成為鐵路安全宣傳的金字招牌。 “薇”光閃耀: 細微之處淬煉創新匠心 作為可以單獨值乘普速列車的女乘警,鄭薇薇針對普速列車運行時間長、突發情況多的特點,總結出“硬核”工作法:每晚10時熄燈前,帶領客運、車輛、乘警三組人員,開展“地毯式”清查,用執法記錄儀掃描行李架縫隙、鋪位角落。“這樣既能震懾不法分子,又能為旅客丟包時快速溯源,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鄭薇薇為群眾答疑解惑 跑遍廈門鐵路公安處61對圖定列車的鄭薇薇,對各趟列車治安狀況如數家珍。結合“一車一警”改革需求,她梳理出“薇警務”11項工作清單,涉及“一車一流程”(即根據每趟車的客流、停靠站治安情況等制定乘警巡視流程)、“執法記錄儀”回溯清單、案事件信息報送快速填報單、警務通打卡、重點人員管控、案事件全流程復盤分析等。 此外,鄭薇薇將執法記錄儀變為“教學素材”供同事學習,從與鐵路主體部門的聯防聯控到旅客的糾紛調解,每個片段都是鮮活教材。乘警魏晨深有感悟:“薇薇姐的車廂小課堂、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太扎實了,看了她的工作記錄儀確實能學到不少東西,也讓我對照查找差距。” “薇”光成炬: 傳承路上守護萬家燈火 2021年廈門鐵路公安處勤務改革中,64名平均年齡58歲的退二線老同志劃歸鄭薇薇管轄的乘務三大隊。她隨身攜帶記滿民警健康檔案的筆記本,“以心換心”迅速拉近距離,組織“廚藝大賽”“CS對抗賽”,讓“忘年交”們在歡笑中凝聚合力。 鄭薇薇創新推出“老青結對子”機制,組織曾芝強等二級英模傳授值乘經驗。同時,由青年民警反向指導新媒體技術應用,形成雙向賦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她牽頭成立“飛馳”新媒體工作室,充分挖掘青年民警的編導、拍攝等專業特長,主導創作《鏗鏘玫瑰的春運之路》等作品,將廈門乘警的工作風采推上央視熒屏,在展現職業文明建設成果的同時,為青年民警搭建實現價值的實踐平臺。 今年3月,調任廈門鐵路公安處團委副書記后,鄭薇薇立足全處231名青年民警成長需求,編制“青年民警發展藍圖”,創新構建“路地融合”培育機制:橫向聯動地方團市委、高校等資源搭建成長平臺,縱向貫通理論學習、職業提升等培養路徑。針對青年群體精神文化需求,她與廈門大學等高校建立課程共享機制,實時篩選優質公開課資源推送至公安處青年社群,民警可利用調休時間參與法學等專題學習。在她看來,新時代警察的使命不僅是守護列車平安,更要以青年之力推動社會向善,她說:“微光雖弱,匯聚成炬,便是照亮時代的力量。” 從方寸車廂到萬里鐵道,從“薇提醒”到“薇警務”,鄭薇薇用14年光陰詮釋“把平凡做到極致就是不平凡”。正如她常說的:“警察的勛章不在胸前,在旅客安心的笑容里。”“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獲得者,正用點點“薇”光匯聚成守護萬家燈火的璀璨火炬,在新時代的鐵軌上照亮更多歸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