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文化長廊,安全知識輕松學! ——上杭縣公安局打造“護游+網絡安全宣傳”新陣地 “沒想到出來玩還能學習網絡安全知識,真不錯!”近日,游客王先生在游覽“網絡安全文化長廊”后豎起了大拇指。當漫步在前往古田會議舊址的路上,映入眼簾的便是以網絡安全為主題內容的文化長廊。 為向廣大游客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增強群眾對網絡詐騙等安全風險的防范意識,上杭縣公安局在古田會議舊址景區精心打造“網絡安全文化長廊”,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將網絡安全知識滲透進游客心中。今年以來,“網絡安全文化長廊”已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轄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29%。 快門定格安全瞬間 “小妹妹,往右邊站一點,旁邊《網絡安全拍手歌》一起拍進去更酷!”5月3日,在古田會議舊址景區,隨著一聲清脆的快門,民警一邊查看拍攝效果,一邊笑著提醒眼前的游客,“拍攝美照的同時,網絡安全知識也要記牢!” “五一”假期,古田會議舊址景區的“網絡安全文化長廊”人氣爆棚。民警化身“氛圍感攝影師”,手持相機穿梭在人群中,熱情地為游客提供免費拍照服務。 “警察同志,能幫我們一家拍張合影嗎?”來自廣東的張先生一家被民警熱情“接單”。快門聲響起,全家人燦爛的笑容與“網絡安全,人人有責”的標語定格成畫。 每逢節假日,古田派出所民警都會到“網絡安全文化長廊”,秒變攝影師。快門聲此起彼伏,網絡安全的“警”色,隨著一張張照片和一句句叮囑,傳遞到群眾心中。 “太貼心了!本來只想拍張照留個紀念,沒想到還學到了安全知識。”張先生笑著說道。 卡牌翻轉趣味科普 “五一”假期,“網絡安全文化長廊”的“網絡安全翻翻牌”區域人氣高漲,身著警服的卡通人偶吸引游客駐足圍觀。 10歲的小游客小宇(化名)迫不及待地沖到卡牌前,翻開標有卡通圖案的卡牌,背面呈現題目:“現在游戲都設置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機制,通常需要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填寫實名信息過程,以下說明正確的是哪一項?”小宇皺著眉頭,一時拿不準主意。 民警微笑著蹲下身,輕聲引導:“咱想想呀,隨意填寫家庭住址、手機號碼等所有信息可能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小宇眼睛一亮,大聲回答:“選C。”民警豎起大拇指:“答對了!你的安全意識很到位!” “大家別著急,慢慢翻,每張牌背后都是保護自己的‘安全法寶’!”民警一邊維持秩序,一邊提醒,伴隨著一張張卡牌被翻開,原本晦澀的網絡安全知識,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悄然深植游客心間。 休息亭中課堂開講 5月2日午后,在“網絡安全文化長廊”的休息亭中,擠滿了歇腳的游客。小女孩朵朵(化名)目不轉睛地看著正在播放的《網絡安全旅行寶典》動畫,生動的劇情引得她連連歡呼:“媽媽,原來隨便連網絡這么危險!”一旁的母親李女士點頭:“是的,剛才動畫里說的‘釣魚鏈接’,之前我差點就點過……”民警順勢坐下,掏出宣傳手冊補充道:“這些鏈接就像帶刺的誘餌,一旦點擊,咱們的身份證號、銀行卡信息都可能被偷走。” “太實用了!我拍下來發給閨女。”來自江西的王阿姨舉著手機錄下動畫片段,“她總愛在奶茶店連網絡刷劇,這下可要好好給她上一課。” 民警笑著開啟互動問答環節:“那我考考大家,收到‘航班取消需改簽’的短信該怎么辦?” “先打官方電話核實”“不隨便點鏈接”……休息亭此起彼伏的回答聲,與電子屏的動畫音效交織成一片。 “只要大家把這些知識聽進去、用起來,咱們的小課堂就算沒白開!”民警整理著宣傳資料,看著熱鬧的休息亭感慨。電子屏上,新一集動畫正循環播放,繼續向游客傳遞著網絡安全的“錦囊妙計”。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