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坐等上門”到“主動下沉” ——泉州市洛江區創新“1+1+N”流動調解模式 近年來,泉州市洛江區立足轄區實際,創新推出“1+1+N”流動調解新模式,通過“一套機制、一支隊伍、N處調解室”的有機組合,打造“群眾身邊的移動解紛平臺”,以創新實踐書寫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注腳。 景區里的調解新風景 洛江區創新踐行“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工作理念,打破傳統調解工作邊界,將調解陣地延伸到社區巷陌、企業車間、文旅景區等基層末梢。通過整合各行業調解骨干力量,結合“三官一律”進網格活動,構建起覆蓋全域的流動調解網絡,真正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室”的便民服務承諾。 在世界文化遺產洛陽橋畔,調解創新實踐尤為亮眼。隨著泉州文旅熱度攀升,2024年3月,洛江區司法局設立“古橋調解室”,聯動社區調解室、警務室等形成“三室一點”調解網絡。通過組建市場監管、公安、文旅等部門參與的流動調解專班,創新建立“點調臺”快速響應機制,建立快處快調機制,實現糾紛調處率和成功率均達100%,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13件。 2024年國慶節期間,游客王先生帶孩子游玩時不小心弄壞張女士店內商品,雙方就賠償問題爭執不休。王先生撥打“古橋調解室”電話,通過“點調臺”調度市場監管、文旅等相關部門調解員到場。經調解,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企業社區的和諧密碼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洛江區因地制宜建立流動調解室或聯絡點,形成區級、鎮級、村級“三級流動調解室”體系,組建各級流動調解工作專班,成立流動調解員隊伍,設立“點調臺”,變“被動調解”為“主動調解”。 在歸僑聚居的雙陽街道坪山社區,“三區一聯”調解工作室成為創新典范。 針對轄區內社區、小區、廠區糾紛的復雜性和跨域性的特點,2024年11月,洛江區司法局聯合雙陽街道、坪山社區成立“三區一聯”調解工作室,并以“黨建+僑務+治理”為導向,建立社區、小區、廠區黨組建“三區一聯”調解聯盟機制。 洛江區司法局還以“三區一聯”調解工作室為核心樞紐,延伸設立陽光花園城“三官一律”工作室“流動調解崗”、重點企業調解聯絡站,“三級調解網絡”覆蓋歸僑僑眷、企業職工、小區居民等多群體需求,有力推動“單一調解”向“全域共治”發展。同時,培育5名“僑領和事佬”,建立“涉僑權益保障綠色通道”,增設線上“跨國涉僑聯調平臺”,“三僑聯動”多元協同解紛,并融合“僑文化+法治”加強人民調解普法宣傳,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助力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建設,探索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僑鄉樣板。 “三區一聯”調解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已化解糾紛69件,調處成功率100%,收到僑胞感謝信5封。 矛盾化解的平安密碼 針對排查發現或受理的矛盾糾紛,洛江區司法局逐件落實“登記建檔、風險評估、分類處置、跟蹤落實、回訪反饋、限期銷號”一體化閉環處置機制,確保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全過程、全鏈條管理。 同時,強化工作調度,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流動調解室工作調度會,邀請“三官一律”駐點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參加,會商分析研判、統籌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 下一步,洛江區司法局將持續探索建立流動調解室跨地區、跨領域、跨部門矛盾糾紛、風險隱患信息通報、聯動處置等跨域聯動工作機制,推進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銜接協作,用法治溫度暖民心,以調解智慧解民憂,讓新時代“楓橋經驗”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