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債務糾紛牽涉撫養費及探望權,法官運用“法庭+執行”工作模式—— 撫平破碎婚姻背后的傷痕 近日,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金井法庭在調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過程中,深挖借貸關系背后隱藏的家庭矛盾根源,運用“法庭+執行”工作機制和“言(鹽)之有理”調解工作法,不但促成民間借貸糾紛達成調解,還提前“執行完畢”了一件即將進入執行程序的撫養費糾紛案件,更是化解了一起正躍躍欲“訴”的探望權糾紛案件。 一場爭吵揭開離婚傷疤 近日,平潭法院金井法庭調解室里吵吵嚷嚷。 “當初離婚協議寫得清清楚楚,這債務你們各自承擔一半。”周女士氣急敗壞。。 “那離婚協議還說要付撫養費呢,她怎么也沒付?”林先生也不服氣地提高聲量。 “這事你得先問問你媽,小孩都不給看,我女兒憑什么要付撫養費?”周女士不甘示弱、反唇相譏。 你一言、我一語,承辦案件的王法官從雙方的爭執中依稀聽出好幾樁事,立刻意識到這不是一起普通的借貸糾紛案。王法官果斷將兩個人分開,從“面對面”調解轉為“背對背”調解。 原來,周女士和林先生是前岳母和前女婿的關系。周女士的女兒蔡女士與林先生因關系不和離婚,離婚協議約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向周女士借款的債務,兩個人各自承擔一半,林先生承擔5萬元,每月還2000元。但最終林先生并沒有按期還款,于是引發了這起借貸糾紛。 林先生承認自己沒有按期還款,但認為根源在前妻蔡女士未負擔3個孩子的撫養費,不僅造成他巨大的經濟壓力,更讓他心有不服,甚至準備申請強制執行——向蔡女士追討撫養費。 而周女士表示,林先生家里以各種理由拒絕她的女兒蔡女士探望孩子,蔡女士每次省吃儉用給孩子買的東西都被林先生的母親阻攔,既然她探望不了孩子,又憑什么要付撫養費? 深度“話聊”尋找調解方案 王法官了解完事件的來龍去脈后,深知這個案件雖然表面上是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但雙方嘴上說的、心里牽掛的都是林先生和蔡女士已經破碎的小家庭和尚且年幼的3個孩子,如果這婚姻“傷痕”不撫平,恐怕這經濟糾紛的“債”也難消。更重要的是,雙方對彼此的怨念很可能會影響3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王法官打定主意要調解這個案件,于是和負責金井法庭執行工作的林法官商量運用“法庭+執行”工作模式和金井法庭獨創的“言(鹽)之有理”調解工作法,聯動化解糾紛。 兩位法官首先找到這起糾紛的另外兩個關鍵人物——蔡女士和林先生的母親陳女士,然后對4人展開深度“話聊”,從兩個大家庭對彼此的不滿,到小家庭生活點滴的摩擦;從夫妻倆為了一同經營家庭而共負債務,到感情離散而簽下離婚協議;從共同孕育子女的夫妻扶持,到各種不合拍的子女探望問題;從孩子當下的學習和教育,再到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最后,法官梳理出雙方矛盾“三大癥結”——周女士與林先生之間的借貸款項如何支付、林先生和蔡女士之間子女撫養費如何支付、后續子女如何探望,從而為雙方找到最合適的調解方案。 最終,各方愿意放下對彼此的成見,接受法官的調解方案:林先生將蔡女士欠付的撫養費直接抵扣在與周女士的借款中,再以分期還款的方式償還剩余借款。至于孩子的探望權問題,林先生和蔡女士也在法官的幫助下達成每月探望2次的共識。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