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兵場上的“淬火師” ——解碼惠安縣公安局警務教官團隊的硬核力量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惠安縣公安局的訓練場上,口令聲便已響徹云霄。在這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是沖鋒在前的實戰尖兵,也是循循善誘的育人導師,他們用專業與溫情為警營鍛造“平安利刃”——他們就是惠安縣公安局警務教官團隊,一群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默默奉獻的“淬火師”。 劉平平:文武兼修的“實戰派” “劉教官的課總是充滿活力,讓我們在實戰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提起劉平平,參訓警員紛紛點贊。作為惠安縣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隊的民警,劉平平從事警務實戰教官工作已有10余年,他始終將“投入”二字貫穿于帶訓的每一個環節。 從最初的警械使用和徒手防衛控制訓練,到后來的武器使用科目,劉平平每一次講解都力求透徹,每一個動作都反復雕琢,鉆研出許多簡便實用的方法。在教學中,他以“戰場思維”為綱,打破常規教學模式,讓參訓學員在模擬的高壓環境中自主思考、決策攻防策略,實現從“機械模仿”到“動態應變”的蛻變,真正做到課堂與實戰的無縫對接。 除了在警務教學上的投入,劉平平還發揮自己的文藝特長。課余時間,他組織“歡樂練兵營”,讓緊張的練兵生活充滿溫情與活力,展現“文武兼修”的獨特魅力。2023年,他代表泉州市公安局參加第七屆福建省公安民警歌手賽,榮獲三等獎。 鄭東明:警營里的“定盤星” “有鄭教官在,我們心里就有底。”這是惠安縣公安局民警對鄭東明的一致評價。作為一名擁有13年警務教官經驗的業務骨干,鄭東明就像團隊里一塊沉穩的磐石,總能在關鍵時刻穩住陣腳。 從人民教師轉型為公安尖兵,鄭東明將教書育人的精神從三尺講臺延伸到公安戰線。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多年,他精通多項核心警務技能,面對現場突發狀況,總能憑借出色的實戰應變能力和穩重的工作作風,迅速制定出穩妥方案。在大型演練中,他思路清晰、調度有方,確保每個環節萬無一失。 “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鄭東明這樣形容自己。在每年的實戰大練兵中,他始終以基層需求為導向,采用貼近實戰的教學方法,將自己豐富的執法經驗融入教學中。特別是通過高度仿真的“紅藍”對抗演練,精準提升學員在復雜執法環境下的處置能力,為學員提供“滿滿的干貨”。憑借出色表現,他曾榮獲1次個人三等功、3次優秀公務員、5次個人嘉獎,并被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現場執法比武標兵”。 陳金墻:雙崗互促的“多面手” 訓練場上,許多教官都肩負著本職崗位與教學育人的雙重職責,陳金墻便是其中一員。在警營訓練場與執法一線高效運轉的雙重身份,正是他的生動注腳。作為惠安縣公安局黃塘派出所的警務隊長,他始終沖鋒在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最前沿,憑借敏銳洞察力和豐富經驗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作為警務實戰教官,他化身“嚴師”,將一線淬煉的戰術技巧、應變策略傾囊相授,工作與教學兩不誤。 “實戰經驗需入訓練場,訓練短板要到戰場檢驗。”這是陳金墻踐行“戰訓結合”的靈魂。他精心設計課程,針對不同崗位、基層民警制定個性化方案;將警務隊真實案例搬進課堂,通過復盤研討、模擬推演,讓學員迅速掌握實戰要領;又將教學中提煉的規范標準反哺日常訓練,推動隊伍戰斗力整體躍升。 這種“雙崗互促”的理念與實踐,使陳金墻成為警隊公認的“實干標桿”。在警務工作與練兵教學的高強度切換中,他以雙倍付出詮釋使命擔當,既是沖鋒陷陣的尖刀隊長,亦是授業解惑的金牌教官,他用行動樹起榜樣,為守護轄區平安、提升隊伍戰斗力貢獻著堅實力量。 林清國:理論實踐的“搭橋人” “林教官總能把復雜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能夠輕松掌握。”這是學員們對林清國的評價。作為惠安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的民警,林清國連續3年榮獲優秀公務員,2次個人嘉獎。2017年,他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畢業,是團隊里的理論擔當。 “把學校教授的理論知識,打磨成戰友們能握在手里的‘實戰利器’,這是我當教官的目標。”林清國表示。他深諳警務理論,講解專業問題深入淺出,總能將復雜的知識清晰地傳遞給學員。在被抽調擔任教官期間,林清國與其他教官交流探討,根據實際需求,不斷完善《手槍操作規范》《警械使用與徒手防衛控制》等課程。 為讓參訓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林清國特意收集整理日常工作中手槍與警械使用視頻,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抽象深奧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操作,毫不保留地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同時,他秉持“貼近實戰、立足實用、注重實效”的原則,將警務工作特點與警務實戰訓練相結合,針對不同部門職能和人員年齡階段的差異,科學制定訓練計劃,讓每項訓練都能適配需求且實際可行。 王玲:靶場上的“細膩師” 在惠安縣公安局的靶場上,常常能看到一個颯爽的身影,她就是實戰射擊小教官王玲。作為一名從警僅3年的“95后”女教官,王玲以其獨有的細膩,詮釋著“巾幗不讓須眉”的警營新星風采。 “教學相長,我既是小教官更是一名學員。”王玲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訓練細節,對自身動作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將最規范、最標準的示范呈現給每一位學員。警校儀仗隊和匕首術教官的經歷,賦予她精準的洞察力。不同于力量型訓練范式,她更擅長發現學員的細微問題——無論是握槍姿勢的偏差、擊發力度的大小,還是呼吸節奏的紊亂,都能通過精準拆解動作鏈實現靶向指導。 面對再大的訓練場面,這位始終保持“空杯心態”、虛心向老教官請教的新生力量從不怯場,耐心細致地指導每一位學員,幫助許多女學員在短時間內掌握射擊要領。從警界新兵到新生教官,王玲正以她的專業、熱情和獨特的細膩洞察力,在充滿挑戰的從警路上書寫新一代女警的無限可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