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利劍”,更是“春風” ——走近福州市公安局水部派出所案件辦理隊中隊長余凱 深夜長明的燈火,桌面堆疊的案卷,街頭巡邏的背影……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匯聚成福州市公安局水部派出所案件辦理隊中隊長余凱12載扎根基層、守護平安的時光印記。 從警以來,余凱始終保持著對公安事業的赤誠之心,在案件查處、糾紛調解、治安管理一線摸爬滾打。從初出茅廬的“跟著干”到沖鋒陷陣的“帶頭干”,他用12年堅守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深刻內涵,共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獲“優秀公務員”等稱號和獎章。 利劍出鞘:斬斷假煙網絡 翻開余凱辦公桌上的案卷,總能看到一個鮮明特點:案情復雜、線索交織。那些手法翻新、久攻不下的疑難案件,往往最終匯聚到他的案頭。2023年底,一起看似普通的假煙銷售案,在余凱手中變成了一場漂亮的集群戰役。 當時,派出所接到報案,稱一名女子攜帶兩條假煙到便利店兜售被識破。經初查,這背后可能隱藏著一個組織嚴密的制假售假網絡,但因線索錯綜復雜、窩點隱蔽難尋,偵辦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越是困難,越是證明我們在接近真相!”余凱的堅定表態點燃了全隊斗志。他敏銳判斷這不是孤立個案,遂抽調精干警力迅速組建專案組,制定“由點破面、深挖擴線、打源斷鏈”的攻堅策略。其間,余凱坐鎮研判,調整偵查方向,將警力從低效的數據篩查轉為精準打擊。通過深度審訊和數據分析,專案組成功抓獲4名嫌疑人,撕開了犯罪網絡的第一道口子。隨后的偵查更顯挑戰——制假窩點偽裝成正規工廠,戒備森嚴。余凱像經驗豐富的獵手,精心布控,抓準時機一舉端掉窩點。乘勝追擊下,專案組又挖出一條獨立銷售渠道和上游原料供應商,最終將這個盤踞多時、涉案百萬元的犯罪鏈條連根斬斷。 “余隊長辦案有個特點,越是復雜的案子他越沉著,總能找到突破口。”民警鄭瀟這樣評價。 在案件辦理隊12年,余凱帶領的案件辦理隊年均接處警情1300多起。“余隊長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他的敬業精神也感染著我們每個人。”年輕民警林晨輝說。 春風化雨:守護迷途少年 “余警官,孩子現在有好好生活,謝謝您沒有放棄他。”這條發自肺腑的感謝,一直被余凱銘記心中。3年前,他辦理的一起未成年人違法案件,開啟了一段特殊的“幫扶之旅”。 案雖結了,但余凱的心放不下。了解到15歲的小林(化名)因缺乏家庭關愛誤入歧途,想到小林未來的路還長,余凱萌生“拉他一把,或許就能改變這孩子的一生”的想法。 帶著這份關心,余凱當起了“引路人”,這一幫就是3年。他多次走訪小林家庭,發現其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對小林的教育和關懷,親子關系緊張對立,于是他努力為雙方架起溝通橋梁、彌合親情裂痕。每個季度,余凱都會與小林父母聯系,為他們解答困惑,也會定期去看望小林。 “第一次見面時,小林正眼都不看我一眼。”余凱回憶道。但他沒有放棄,在小林每次取得進步時都及時鼓勵。漸漸地,小林打開了心扉,與父母的關系開始回暖。如今,小林已學會一技之長,順利回歸社會,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余凱用3年堅持,為迷途少年鋪就了一條溫暖的回歸之路。 這種“案結事要了”的負責態度,體現在余凱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來,他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200多起,幫扶特定群體人員20多名。在他看來,執法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 本色閃耀:街頭化解沖突 警察的擔當,早已融入余凱的血脈,成為不分晝夜的本能。今年5月的一個夜晚,正陪家人散步的余凱突然聽到激烈爭吵聲——兩伙人因停車問題劍拔弩張,有人已掄起拳頭,沖突一觸即發。 千鈞一發之際,余凱箭步沖入人群:“住手!我是警察!”便衣出行的他,用威嚴的目光和挺拔的身姿瞬間震懾現場。憑借著多年處置突發事件的豐富經驗和冷靜判斷,他果斷用身體隔開沖突雙方,一邊厲聲制止過激行為,一邊快速了解緣由。在充斥著怒罵的混亂中,余凱沉著冷靜,一邊安撫情緒激動的人員,一邊耐心釋法說理,讓雙方認識到沖動后果,雙方的火氣在余凱的調解下漸漸平息,最終握手言和。 “當時根本沒想過危不危險,就想著必須制止。”余凱事后回憶時依舊波瀾不驚。這樣的緊急處置,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從警以來,他先后參與處置突發警情30多起,救助困難群眾20多人次,被同事稱為“行走的平安衛士”。 多重角色的背后,是一顆永遠熾熱的從警初心。正如余凱所說:“穿上這身警服,就要對得起頭上的警徽和群眾的信任。”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