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報,讓新聞離你更近!
2025-07-04 17:39:54

你喜歡的“娃娃”可能侵權了!

作者:□本報記者 吳怡星   來源:福建法治報   責任編輯:

你喜歡的“娃娃”可能侵權了!

——解析爆火玩偶背后隱藏的法律問題

近期,一個丑萌的毛絨玩偶突然爆火,在潮玩界掀起巨大波瀾,不僅在國內引發搶購熱潮,甚至還“走出國門”,收獲了一大批外國粉絲。產品賣斷貨的同時,也迅速催生出龐大的周邊產業鏈。有人給玩偶做衣服,有人給玩偶做小鞋子,甚至還有商家“擦邊”,企圖生產一批相似的玩偶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稍不注意便可能踩到法律紅線。對此,記者邀請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楊垠紅結合案例解讀相關法律問題,教商家和玩家如何避坑。

現象一:出現高仿玩偶

“我明明是親眼看到實物后買的,外面的盒子一模一樣,包裝看起來是正品,怎么就買到了假貨。”近日,某明星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買到假貨。

隨著該玩偶大熱,供不應求的情況常常發生。這也讓不少廠家瞅準商機,制作高仿版玩偶,有些甚至1:1復刻防偽碼,并宣稱是全新正品。6月9日,在社交平臺上,一則“玩偶一夜之間全部下架”的帖子引發關注。該帖稱,由于當地部門正在“嚴打”高仿版玩偶,商家將陳列下架。

問題①:售賣高仿玩偶面臨哪些法律責任?

解 讀

楊垠紅:該毛絨玩偶作為現象級熱門IP,近期的市場熱度很高,正版難搶,盜版就有機可乘。售賣高仿玩偶將會面臨3個方面的法律責任。

從民事責任分析,作為一個經典的IP形象,該玩偶實質上是一種美術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商家未經授權售賣高仿品,侵犯原作者或版權方的著作權。即使是進行稍微改造,如顏色改變、牙齒或耳朵形狀改變等等,如果整體的視覺效果仍然與玩偶近似,那么仍屬于侵權,盜版商家需要承擔賠償損失、銷毀侵權產品、退一賠三等責任。

從行政責任講,市場監管部門有權查處售賣高仿玩偶的商家,一旦查實,可責令商家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產品和違法所得,并可根據情節輕重處以罰款。若涉及的案量較大,還可能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在刑事責任層面,如果售賣高仿玩偶的行為達到一定嚴重程度,則會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侵犯著作權罪、第二百一十三條假冒注冊商標罪、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以及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可能面臨有期徒刑、拘役,罰金等刑罰。

問題②:商家把仿品玩偶冒充正品賣給消費者,違反哪些法律?消費者如何維權?

解 讀

楊垠紅:商家在銷售時宣稱是正品,實際為仿品,構成消費欺詐,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同時,該行為還有可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構成不正當競爭,玩偶仿品包裝與正版高度相似,已經是一種市場混淆行為。

在面臨這樣的情況時,消費者應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可先與商家協商,要求商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若商家拒絕協商或協商不成,消費者可向消費者協會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請求介入調查處理。此外,消費者還可依據相關法律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求商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問題③:消費者購買盜版玩偶是否要追責?

解 讀

楊垠紅: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單純的購買盜版商品且用于自己使用,通常是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這主要是一種個人的消費行為,并非參與盜版商品生產、傳播、營利。目前,法律在這方面主要側重于打擊生產、銷售盜版產品的源頭和中間流通環節,以保護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和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


現象二:相似商標蹭熱度

在盜版產業鏈中,除了高仿產品,還有一些仿品與正版極為不同。日前,記者在某網購平臺輸入某某玩偶相似商標時,頁面彈出許多造型差異明顯的玩偶,價格較高仿版更為低廉。

問題:未經授權用同名或近似標識,是否構成侵權?

解 讀

楊垠紅:從法律規定層面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明確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均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在市場交易中,商家若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擅自使用同名標識,容易讓消費者誤認為產品與原商標存在關聯;使用近似標識時,即便字形有差異,但由于原商標在潮玩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消費者也可能因混淆而購買,導致商標權人潛在客戶流失,損害其商業利益,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因此,從法律規定及市場秩序維護等角度看,此類行為都構成商標侵權。

現象三:帶火“野生周邊”

記者在某社交平臺搜索發現,有網友為玩偶制作了娃娃屋、娃娃衣、娃娃包等物品,并為玩偶穿上制作的衣服,拍照發在社交平臺上。

問題①:網友二次創作的行為構成侵權嗎?

解 讀

楊垠紅:二次創作是否構成侵權,需結合具體行為性質和法律規定綜合判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人享有改編權,即對原作品進行改動、創作出具有獨創性新作品的權利。若網友的二次創作實質性改變玩偶的核心表達,如面部特征、肢體比例等,可能侵犯改編權。

但是在非商業場景下,若行為符合“合理使用”條件則不構成侵權。例如,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對作品進行少量引用或改編,且未影響原作品正常使用及著作權人利益的,可認定為合理使用。若網友制作娃娃屋、娃衣等物品,并在社交平臺展示,屬于純粹的個人展示且不涉及營利,也沒有對玩偶的形象進行扭曲或者丑化,可能被認定為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

問題②:若網友自行制作并售賣玩偶周邊,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解 讀

楊垠紅:商業化銷售行為已經超出合理使用的范疇,網友可能會面臨著作權侵權、商標權侵權、不正當競爭等法律責任風險,甚至面臨刑事責任風險。

在著作權領域,若未經授權將玩偶形象印制或立體再現于周邊產品并銷售,屬于未經許可的商業性使用,侵犯復制權和發行權。若對玩偶形象僅作局部修改,如添加服裝、配飾,未形成具有獨立創作高度的新作品,仍可能因與原作品核心表達高度相似而被認定為侵權。

若侵權行為達到一定數額或者具有其他的嚴重情節,則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罪,需要承擔一定刑事責任。'

現象四:存款送玩偶

由于該玩偶爆火,導致一“娃”難求。近日,某銀行也借勢營銷,對新客戶推出回饋活動,客戶存入5萬元即有機會獲得該玩偶,若再辦信用卡,更可直接獲得價格更高的3.0系列盲盒,此事網友引發熱議。目前,某銀行該行為已被緊急叫停。

問題:銀行存款5萬元送玩偶的營銷方式違法嗎?

解 讀

楊垠紅:這種行為看似是常見的促銷手段,實則可能觸碰多條法律紅線。

在金融監管層面,該行為本質是一種變相的高息攬儲。舉個簡單例子,假設5萬元存3個月定期,正常利息是125元,但銀行送一個價值159元的盲盒,相當于儲戶實際獲得284元收益,年化利率被抬高到2.27%,這就屬于“通過贈送實物變相提高存款利率”。銀行吸收存款時送禮品,本質上是用額外利益吸引儲戶,違反了銀保監會的明確禁令。根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監管部門明確禁止銀行“以返現金、送實物等方式吸收存款”。

從市場秩序的層面分析,該行為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如果銀行靠稀缺盲盒搶客戶,會破壞金融市場的公平性。該玩偶市場價炒到幾百元,銀行用它做贈品,相當于用“非利息成本”打價格戰,其他銀行如果跟進送更貴的禮品,就會引發惡性競爭,最終抬高整個行業的攬儲成本。此外,如果銀行含糊贈品數量,該玩偶是否正版等問題,還有可能涉及虛假宣傳。如果贈送的玩偶是仿版,那更是踩進雷區。銀行用盜版玩偶吸引儲戶,本質上是“利用侵權產品營利”,版權人可以起訴侵權,要求賠償損失。儲戶如果沖著“正版玩偶”存款,結果拿到假貨,則有權要求銀行賠償差價,甚至按存款金額的三倍索賠(最低500元)。目前,市面上的該玩偶非常緊缺,銀行也無法對商品的質量進行嚴格篩選。因此,贈送玩偶這樣的行為本就面臨著極大的侵權風險。

現象五:黃牛高價轉售

6月12日晚10時,該玩偶運營公司在線上小程序和官方旗艦店發布系列新品。次日,新品盲盒便在線下門店和自動販賣機被搶購一空。一些網友稱,黃牛通過使用外掛軟件、霸占機器人商店等方式,將該玩偶全部買走,再高價二次出售。

問題:高價轉售玩偶的行為合法嗎?

解 讀

楊垠紅:高價轉售行為是否合法需要具體分析探討。單純購買玩偶盲盒后加價轉售,屬于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法律并未禁止個人對合法取得的商品進行二次銷售。消費者購買普通商品后,出于個人意愿加價出售,這在法律上是被允許的,屬于對個人財產的處分權。

若采取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到商品,再高價進行轉售,則有可能觸犯法律。目前,黃牛多是使用外掛程序搶購盲盒,這種行為嚴重干擾正常的銷售秩序。外掛軟件違反平臺的交易規則和網絡安全相關規定,破壞公平的交易環境,可能因不正當獲取交易機會,損害其他消費者和商家的利益,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甚至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至于黃牛在線下霸占機器搶購的行為,若引發肢體沖突,涉嫌擾亂公共秩序,可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構成尋釁滋事,公安機關可視情況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目前,還存在黃牛大量囤貨后高價轉售,哄抬物價、蓄意炒作、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這可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市場監管部門可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罰款;無違法所得的,處5萬至50萬元罰款。對于組織化、規?;狞S牛團伙,若實施控制特定商品流通、操縱價格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現象六:直播間砸蛋獲玩偶

記者在網絡搜索時,發現某潮玩直播間推出活動,只要花費79.9元參與砸蛋,便有機會獲得該玩偶。有網友表示,前后在直播間花了將近1000元。

問題:直播間以抽獎、砸蛋等方式銷售該玩偶涉及哪些法律風險?

解 讀

楊垠紅:直播間的這種銷售模式存在已久,從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直播間很容易涉及消費欺詐。很多直播間未明確公示中獎概率、獎品數量、商品真實情況等關鍵信息,消費者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參與,就可能被誤導消費。若直播間宣稱參與砸蛋有高概率獲得玩偶,但實際中獎概率極低,且未提前告知消費者,就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消費者有權要求退款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張賠償。

同時,此類銷售模式可能涉及違規經營博彩性質活動。直播間的抽獎、砸蛋等行為,如果具備“以財物作賭注”“以偶然方式決定輸贏”“參與者可能獲得財物” 等博彩特征,要求消費者付費參與抽獎,且獎品價值較高,中獎全憑運氣,無其他經營實質,即便披著銷售商品的外衣,也可能被認定為變相博彩,有涉嫌開設賭場罪或賭博罪的風險。

此外,直播間的玩偶并非官方渠道,其是否是正品并無保障,如果存在銷售假貨的情況,則有可能涉及知識產權的相關侵權問題,具有一定的侵權風險。


普法后記

當該玩偶以“中國創造”的身份席卷潮玩市場,從社交媒體的全民分享到海外門店的排隊搶購,從初代藏品的天價拍賣到成為年輕人的情緒載體與文化符號,其爆火背后折射的不僅是產業奇跡,更是文創IP的價值重構。

然而,侵權盜版泛濫、市場秩序混亂等亂象正蠶食著行業根基。高仿假貨、博彩式營銷、商標碰瓷、黃牛亂象……這些問題不僅關乎個體權益,更考驗著市場規則的完善與社會共治的智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本質上是為創新護航——唯有遏制盜版侵權的野蠻生長,才能讓原創者獲得持續創造的動力;唯有規范商業營銷的邊界,才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扭曲。

我們應多方共同努力,為優秀文創IP營造健康生態。監管部門應加大對侵權、不正當競爭等行為的打擊力度;企業自身要強化知識產權布局,建立快速維權通道,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品競爭力;消費者也應增強版權意識,主動抵制盜版,支持正版產品,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讓中國原創IP在全球持續綻放光彩,推動中國潮玩產業乃至文創產業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


頭條推薦
熱圖推薦
精華推薦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色多多免费视频观看区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在线果冻传媒星空无限传媒|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天天看片天天爽_免费播放|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色婷婷免费视频| 日韩有码第一页|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熟女老女人的网站|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美女把尿口扒开给男人桶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国产又爽又色在线观看|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18| 日本a级片免费看|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中国老师69xxxx高清hd| 爱情岛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日韩综合第一页|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三级理论影院| 炕上摸着老妇雪白肥臀|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观看|